“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
厨娘说出了她被捕以来的第一句口供。
知府看着堂下一身白衣,面无血色的厨娘,看来几天的休养并没有完全将她的伤势给养好。
地主老爷一家十几口人,一夜之间,齐齐命殒,不要说是当地这个小山村了,哪怕是落在整个州县都是一个天大的新闻。
而且一传十十传百,根本盖不住,也管不了,县太爷只能往上报。
而且为了平息民怨,降低恐慌,整个衙门县整个州府的捕快都被散出去寻找失踪的厨娘。
各个路口,各个城门处,各个官渡码头,都被贴上了厨娘和地主孩子的画像。
很快,捕快们便在河上一处不为人知的小码头,抓到了乔装打扮之后的厨娘。
这个案子影响太大了,算是已经通了天了,小小的县衙门根本没有资格审理。
最后还是知府大人扛下了这个案子主审之责,再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派驻官员列席旁听。
三堂会审呐,这可是戏文里才会出现的大场面。
虽说是抓到了厨娘,可也不能直接拉出去砍了,肯定得犯人招供,签字画押,整个流程才算走完。
散出去的那些捕快们,也并没有全部给召回,剩下的人,都在找寻案件的另外一个生还者,地主家的小少爷。
按理说这就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如果没有人看护着的话,不是被人牙子拐卖了就是葬身荒野,就算这样,也不会毫无痕迹。
可是整整找了四五天都没有发现谁见过这个孩子,整一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期间,为了让厨娘能够开口招供,各种不见于律法的酷刑,都被知府大人使了个遍。
可没人想到,这看起来普普通通,就是个寻常中年大妈模样的厨娘,不仅扛了下来,而且也没有寻死觅活或是哭天喊地的,只是一味的忍耐罢了。
到最后,知府大人也怕把人给打出个好歹来,到时候没有犯人签字画押的证供,结不了案,交不了差,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而且这案子影响太大,各个部门都在盯着看,他也没办法使出一些以往衙门里的那些下作的手段。
只是打也打不得,走也走不掉,知府大人不由得一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