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颜见多识广,可不等于其他人不惊奇。
瑾融几人不但没见过,更是想象不到这种自己能动的东西,他们下意识的都坐直了身体,看着工匠抱着一个铁皮匣子进来。
那匣子不大,看那工匠抱着的样子,应该有些分量。
施印征得瑾融同意,把匣子放在客厅正面的桌案上。
那匣子的盖子和四角都有搭扣,把盖子揭起来之后,也不取出东西,而是四角的搭扣也都打开。
一个固定在铁板上的蒸汽机小模型展现出来。
和正经蒸汽机模型不一样的是,这个小模型输出的动力,由曲轴和连杆儿传动到一个圆盘,圆盘上装了一个拇指大小、活灵活现的木雕小猴子。
瑾融和胡敬、江一凡都急着看新奇事物,挤挤挨挨围在桌案一旁。江一凡更是想看看叶欣颜口中,能改变中原命运的东西,是什么样惊天动地的物什。
桌案的另一旁、靠近蒸汽机的一侧,汪桥正在往一个蒸汽机的小铁罐里加水。
弘知和侍雨等几个随从,都站在原地,却也心急的伸着脖子、掂着脚尖,从几人的头话也不行吗?居然也能引起不寻常的感叹。
这……在内行人面前卖弄,果然很有风险,这里可不是豫远郡的小村落,蒸汽机也不是寻常器械,她以后还是得更加谨慎才是。
叶欣颜干笑两声,说道:“施老您过奖了,我不过是听了施老的话,心有所感,随便说一句闲话。难得的是,您立时就把它画出来,这才是真正厉害之处。”
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掺假。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之前的那个空间,不是先祖们智慧不足,而是社会没有给手工业和匠人发展的环境,很多器物只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没有得到延续,更没有发展。
如果社会环境有利,中原地区的工匠业,只怕早就起飞了。
汪桥看了施印画的叶轮形状,心满意足,也就专心捣鼓蒸汽机模型了。他把水罐儿口封住,又拿了底部设有好几个油灯捻子铁槽,看向叶欣颜,问询是否开始。
叶欣颜趁势岔开话题:“对对对,咱们还是看机器,看猴子是怎么动起来的。殿下,您的意思呢?”
再让施印再多说几句,她就圆不回来了。
瑾融和胡敬的思绪,已经沉浸在船只行进速度带来的巨大好处上,听了叶欣颜的问话,才回过神,“好好,咱们看看蒸汽机是怎么动作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妇贵》,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