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飞的时候,七月下旬,朝廷接到原州快报,原州地区下了第一场雨。
当地的赈灾官员在落雨的第一时间,就用八百里加急往皇城送信。
信里说,虽然当时雨下的不大,可天却没有放晴。据当地有经验的老人说,若云气不散,一两天可能还有降雨。
皇帝接到传信,大喜之下,急招阁部、户部和兵部官员,询问荞麦种子的发放情况。在确定各州县全部储备有一定数量的荞麦种子之后,皇帝听了刘成之的建议,召禹王瑾融觐见。
瑾融是知道自家老子的,这个时候找他,准没好事。之前那几件事让瑾融深切知道,皇帝老子在坑儿子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大有绝不回头的趋势。
瑾融一进御书房,就看见皇帝神清气爽,笑吟吟的对着他招手:“小六啊,来,坐。朕近日得了一罐好茶,喝着不错,你也来品品看。”
说着,吩咐侍立一旁的小太监:“给禹王泡壶白毫来。”
瑾融心里又是咯噔一下,皇帝老子这说话的语气,客气得超出常理。他几乎能看到皇帝那吟吟笑容中透出的刀光剑影。
“父皇,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儿臣若能做主、能做到,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父皇对儿臣如此客套,儿臣这心,可是慌得厉害。”
他也就是有些银子,若是有个合理的理由、合适的条件,银子他能出。至于别的东西,大都是和江一凡媳妇合作的。那女子太难缠,他可做不了主。
皇帝呵呵的笑着:“皇儿,你看你说的是什么话?朕一向觉得你心性豁达,每每看着你,朕就心情舒畅,”很突兀的,原本让瑾融寒毛倒立的话锋立时就变了,“所以,你才是个能替朕分忧的好孩子。”
这就明晃晃飞舞起大刀片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