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不少电池生产商已经开始将生产镍镉电池的产线更改为镍氢电池产线。
上次经过谈判,对镍氢电池有兴趣的八十多位厂商,都已经与创世科技集团签了合约。
他们可不是什么小厂商,基本都是各地的电池生产大厂。
创世科技集团授权技术给他们生产镍氢电池,而作为回报,每节干电池需要支付002港币给创世科技集团。
看似002港币不多,实际上也不少了。
这个时代,以港岛举例,在港岛两节7号电池大约售价05港币。
也就是说,一节电池售价在025港币,专利授权费002港币,也不少了。
假设这种一次性小干电池以后年生产能突破100亿节,那么创世科技集团啥都不用干就可以收获2亿港币。
而如今专利有效期最高可达20年。
也就是说,在专利有效期内,创世科技集团都有有钱!
这简直就是一个会一直下金蛋的老母鸡。
这就是为何有些企业明明看起来没什么作为,却能够滋润地活下去。
举个例子,陈志学前世经常使用的u盘,便是鹏城一家名叫朗科科技最先搞出来的。
凭借这项专利,专利奠定了朗科公司在u盘界的地位,也是朗科与多家存储公司打官司的利器。
靠着专利,朗科获得了不菲的授权收入,并积极发起诉讼。
正是依靠专利,朗科公司“躺赚”了20年。
而相比u盘,电池的使用率更大。
u盘买一次可以用几年,而目前的电池绝大多数都是一次性的,充电电池的占比率并不高,也就是说,用完电了这节电池也就废了,想继续用,得一直买!
宅在家中的陈志学,没什么事,都不出门。
最多也就隔一个星期去一趟港湾大厦。
在家中,他也没荒废时间。
这段时间,他陆续将《谁动了我的奶酪》(寓言故事)、《无人生还》(推理小说)、《达·芬奇密码》(悬疑推理小说)、《炼金术士》(寓言小说)、《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科幻小说)等五部小说在电脑上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