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但不能再嫁,还要遵照遗命,为他以及他的正妻,继妻守陵。
甚至过些日子,太后的棺椁也会被放在先帝旁边的位置。
唯独母亲将来不能入帝陵,哪怕她在这守了小半辈子,百年之后也只配葬在偏远处的妃园。不能与她的夫君生同衾死同穴。
黛王脸色黯淡了许多,并没有给父皇上香。
如果父皇真爱惜母亲,一定会给她死同穴的名分,而不是让她守着陵墓当个未亡人,虚度余生。
说白了,母亲只是父亲生命中的昙花一现,感情再炙热,也只是过眼云烟。
而父亲却是母亲的全部,哪怕她只剩怨恨,但连写字都是学着他的来,这辈子心里怨的、恨的,唯有他这个死人。
母亲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这不公的皇室夫妾制度让她受尽委屈。
皇帝有那么多妻妾,还在逐年扩充后宫,可也没见有多少能成年的子嗣。到了夺嫡时刻,更是死的死,圈的圈。
到头来,妻妾过百,儿女还不如田间的老汉来的多。
先帝的女人们,不论是妻还是妾,没有哪个是快乐的,也没有哪个有好结局。从进宫的那刻起,就像入了这活死人墓。
“母亲,我们离开京城吧,趁还活着,去外面看看这天地有多大。”
黛王恳切的看着母妃:“就像豫王妃那样,去了东海,就不愿回宫了。”
豫王妃,那个有名无实的皇后,在东海的事迹,已经通过眼线,传到了帝陵。
杀倭寇,抓刺客,分橘子,军民盛宴,不眠不休公审冤屈,带着渔民解救两千水军……
前天还把皇贵妃娘家一锅端了。
“邬氏必然是报丧子之仇,豫王偏心收了她的凤印,那女人接下凤印,就是向她宣战。”
黛王叹了口气:“妻妾之争,皇室内耗,最后谁能落个好结局?”
“豫王宠妾灭妻,邬氏连失三子,还怕什么内耗?我要是她,早就豁出去,把狗皇帝和奸妃都杀了。”
等等,邬氏陪着豫王去东海,豫王就失踪。这事,怎么那么巧?
为何是邬氏陪同去东海?他们夫妻貌合神离有十年了。再说,去灭倭寇,哪有带女眷出行的?
如今邬氏借口寻找丈夫,迟迟不肯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