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建炎南渡,至暗时刻中的最后一个英雄(2/3)
靖康之变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一体负责天下兵马勤王之事。
可以说,当时他是汴京城内,大多数人眼中可能会到来的救醒。
但是他一方面害怕金军勇猛不敢北上
另一方面,幕僚以当年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政权为例子,让其积蓄实力,静观其变。
在听了幕僚的建议后,原本对皇位已经不抱指望的赵构心中萌发了一个巨大的野心。
他要寻找机会,称帝!
这个野心如同野草一般不断的疯涨着。
也促使了他在汴京被金人围攻,已经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在赵佶不断发出命令催促他赶紧带着河北兵马来救汴京的时候。
他故意的移屯北京大名府,继又转移到东平府,
口称以避敌锋,寻找时机,实际是绝不与金人交战,保存自己的力量。
而待到汴京城破,确认了赵佶和赵恒以及大部分嫡系宗室都被金人掳走成为俘虏之后。
他便迫不及待的顺天府称帝,并且在登基诏书之中宣称道:
自己一定会北伐金国,光复丢失的疆土,救回被俘虏的二帝。
这样的口号,引起了无数百姓的支持。
北方的百姓们从破碎的家乡纷纷来到顺天府
心怀家国的富庶家庭和世家都是捐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粮食和钱财,
他们希望这新建立的朝廷能够帮助他们,夺回自己的家园。
奈何,就算是换了一个皇帝。
赵宋王朝骨子里的软弱是换不掉的!
在无数臣民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赵构会成为一名励精图治,悍然北伐,中兴大宋的英武之君的时候。
他的一系列动作宣告了,他并没有任何北伐之心。
刚刚安稳了没多久的顺天府,一份布告让整个顺天府的百姓哗然。
布告上只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当今的官家赵构,将主战派的宰相李纲等人赶走,任用了黄潜善等一批主和派的臣子。
第二件事,朝廷要离开中原,从南京应天府迁到扬州。
这两件事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顺天府内的一些北方士子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