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盘点不肖子孙:抽不死你,算我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刘禅,我要把你的屎都给打出来(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陛下让我班师?这怎么可能?”

    诸葛亮反复看了一下这道圣旨,上面的字迹表明这还是刘禅亲笔所写。

    这圣旨之中并没有其他的话语,皆是刘禅想念诸葛亮的话语

    但是在这些话语之后却有着极为简洁的召他班师的命令。

    其中的意味,当真是耐人寻味。

    一旁的姜维闻言赶紧凑了过来,将那圣旨扫了一遍。

    “丞相!这旨意不能接啊!”

    姜维比谁都清楚,诸葛亮究竟为了北伐付出了多大的心血。

    曾经意气风发的诸葛亮,如今已经两鬓斑白,老态龙钟。

    要知道,今年的诸葛亮可是才五十岁左右而已。

    经过了五次北伐,逐步蚕食曹魏的地盘,终于有了如今的优势。

    如今距离攻破关陇只差一步了啊!

    距离复兴大汉也就只有一步了啊!

    面对姜维的劝说,诸葛亮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挣扎。

    这一幕,被屏幕前的众人都看在了眼里。

    嬴政:【这诸葛亮应当不会真的听诏书返回吧?这可是千载难逢之机啊】

    刘邦:【他娘的,这诸葛亮论才干都比得上张良萧何了,还这般鞠躬尽瘁,为国征战,这刘禅还这般拖他的后腿,是嫌国祚太长吗?】

    刘秀:【这昏庸的诏书发出,会不会直接干脆举兵造反了啊?】

    这条弹幕飘过,许多人都是沉默了。

    因为这涉及到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饶过的问题。

    君权和臣权之间的依存关系。

    自古君臣之间,有忠心,有猜忌,有效忠,有背叛。

    有君主寡恩斩杀功臣,也有逆臣造反推翻君主。

    自古以来一旦国家出现昏庸之主,那么权臣造反也就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三国之前,能够被称为辅政大臣典范的,唯有三人,周公,伊尹,霍光。

    其余的辅政大臣要么起兵造反,要么就是欺凌幼主把持权柄。

    而面对这样的昏庸旨意,诸葛亮难道就甘于为此牺牲自己的半生功业吗?

    三国时期之前的观众,大都对此不抱乐观的想法。

    甚至于有人更加悲观的认为,诸葛亮可能会就此投降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