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寿命尽了以后,又有几个人记得?
处于壮年的风胡子,在伏海面前,突然觉得人生空虚了起来,未来也没有了意义,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所以,
风胡子回想着和伏海设立下来的约定,握紧了手中的宝剑盈光。
蛟龙伏海想和他对战一场,他恰好有这个想法,用自己的剑,在伏海的心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
来证明他,在悠长的寿命下,依旧有力量。
就好像地上的蚂蚁,哪怕看见不可打败的敌人,也会用尽全力去叮咬一口,证明自己的能力。
风胡子觉得自己就像是这么一只蚂蚁。
他逐渐闭上了眼睛,开始蕴养自己的剑势,想和伏海对战的时候,发出极致的一剑。
马车里,申包胥不知道风胡子的心态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如果他知道风胡子的想法,肯定会让他多读点书。
万物生长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说和蛟龙相比,哪怕一棵树,动辄就有千百年的寿命。
如果把时间再推长一些,蛟龙一千年的寿命,也不算什么。
这既然不是现在的力量能改变的,要么不做改变,要么脚踏实地,试图做出一点点的改变。
可惜风胡子只是想办法蕴养出自己最强大的一剑,没有和申包胥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关于万事万物的思考,申包胥也不会说给风胡子听。
申包胥在把昨夜的经历写好竹简,让人带回去楚王后,又开始了刻录新的竹简。
他还用上了越国的文字。
这是给越王允常的竹简,告诉越王允常,他现在正带着一条蛟龙伏海来越国的国都会稽。
现在各个国家的文字和语言都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一些区别,申包胥作为楚国的大夫,倒是都记住了。
在竹简的内容中,申包胥还主动完善了一下伏海的身份。
在夏国,有和龙相关最著名的两个姓氏,一个是豢龙氏,一个是御龙氏。
豢龙氏姓董,是给舜养龙的。
御龙氏姓刘,是给一位叫孔甲的君王养龙。
这两个故事里的龙,都比较凄惨,一个是给人送肉送蛋的,一个养了两条龙,死了一条还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