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
江边的渔民看见伏海戏水的姿态,他们崇敬地看着江里的异兽低头拜手。
伏海察觉到了这一幕,心中越发的清明,并且回忆起在吴国的经历。
说实话,想起在吴国的经历,他心中就有些不通畅。
当时在震泽当中杀死所有鱼怪,有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则需要那些血肉的能量补充自我,二则需要鱼怪的尸骨来给自己提升威望,三则是看见鱼吃人,前世为人的愤慨。
伏海想不通的是第三点。
这件事点到为止就可以,当时他为了第三点,肃清了震泽里的所有鱼怪。
伏海在这一点上,纠结起自己的身份问题。
他现在处蟒和蛟之间,已经不算一个人了,为什么还要帮助人?
而且,帮助吴人就相当于在帮助自己的仇人吴王阖闾。
本来杀鱼怪,伏海心中通达,在杀完鱼怪后,就觉得自己亏了。
直到后来他看着那些百姓维护鱼骨庙,才觉得杀了那些鱼怪很值,那一刻甚至诞生了为这江山除去精怪,以佑天下的想法。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撇去。
这相当于为了一部分人,去原谅自己的敌人。
要知道,吴王阖闾还想杀他,他真的庇佑天下,就相当于让自己的敌人过好日子。
只能说他做不到如此。
他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吴国?
就是他不想自己的行为给吴国带来益处,让吴王阖闾占便宜。
选择越国,是感受到越人的部分善意,值得他过来看一看。
想着想着,伏海心中越发清明,也做出了一个决定。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若一人以心待他,他可以佑一人,若一城以心待他,他可以佑一城,若一国以心待他,他可以佑一国。
若人变心变,他杀之或舍之。
若城变民变,一样杀之或者弃之。
若国变已变,毁之或离之。
伏海想通未来道路的刹那,江流当中的天地灵气,在这一瞬间牵引了过来。
哪怕伏海没有使用纳灵的天赋,也没有使用聚灵的天赋。
在伏海胸部的位置,哪怕他没有选择蜕变,也有两个凸起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