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好奇和关心的人难免问上两句,刘玉梅就按照昨晚母女俩商量好的说法,告诉大家。
“也不是客人啊,是我娘家远房一个亲戚,父母都不在了,就留下他一个人,也不知道怎么摸这边来,说是来投靠我们呢。”
虽然刘玉梅娘家也不算太远,但是家里有几个亲戚,也不可能都知道,随便说一个亲戚,别人也不清楚。
“好像是男孩子吧?”有人问道。
刘玉梅继续点头,“是男孩子。”
“你这是打算养着?你家可两个闺女呢,你养得过来?”那人又说。
就算是亲戚,这男女上也有区别。
而且刘玉梅家可没有经济来源了,这可是最现实的问题。
刘玉梅尴尬笑笑,“养不养的过来我也不知道啊,现在这孩子苦啊,小小年纪爹妈都不在了,遇到了比较多不好的事情,也是个可怜的孩子,都找过来了,我也心疼他,想留着在家住一阵,看以后再说吧!”
有刘玉梅在河边这么一解释,村里人也基本知道他们家来了个投靠他们家的亲戚,还是个男孩子。
当然,这毕竟是别人家的事情,大家虽然好奇也同情,却也不会插手。
甚至有人听说刘玉梅自己养两闺女都难,还收养一个男孩子,嘲讽不已,说她这是闲的没事干呢。
而这就包括了赵家那两家人。
他们纷纷表示庆幸,庆幸早早分家,不然多个人吃饭,不知道多麻烦。
至此,刘玉梅收养远房亲戚孩子的事情,也算传开了。
她回到家里的时候,大女儿已经把早饭做好了。
就连用米粉蒸的糕点,也快好了。
小沈还在厨房里头的炉灶前坐着,看着火。
为此,刘玉梅还问了闺女。
赵真真说:“我让他看着点火,在咱们家住,就不能吃白食。”
“是这个理。”
刘玉梅也简单说了河边的情况,然后开始晾晒衣服。
又给猪那边切上猪草吃上,刘玉梅这才开始用饭。
等她吃饱,赵真真这边也蒸好了糖糕。
起锅的时候,甜香的味道刺激着鼻子,赵真真忍不住用筷子撩了一块尝尝。
洒上花生油的糖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