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豪从入赘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鲍家发家史(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林广达和鲍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自然清楚鲍家兄弟俩的恩怨,这一切要从鲍家发家史说起。

    原来鲍大庆从鲍忠带走鲍大林开始,就对他俩不满。

    他认为父亲偏心,他在农村受苦,鲍大林却是回杭城享福去了。

    殊不知,两人刚回杭城,除了几间破房子,什么都没有。

    那个时候,杭城除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宿舍、行政单位的国有房,就只剩下自建房。

    买房基本不可能,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买,房地产这个词,听都没听说过。

    为了早点把贺红梅、鲍大庆接回来,建房是必须的。

    也是鲍忠运气好,他老家附近的一片,居民不是搬到企业宿舍,就是下乡当知青,都不打算回来。

    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非农棚户区,鲍忠很顺利地用白菜价买下了隔壁十间房子,自然非常得意,以为占到了便宜。

    建房要审批,鲍忠是文化人,自然也不会违规操作。

    他兴高采烈跑到审批建房的部门,要求建十间房。

    审批人员以为,他家人口一定不少,一查户口,鲍忠的父母、鲍忠、鲍大林,才四口之家,肯定通不过。

    贺红梅和鲍大庆因为农村户口的原因,不能迁到杭城,所以鲍忠的户口本上没有他俩的名字。

    最后审批下来,总共才五间房。

    鲍忠才知道上当了,建房是按户口人数来的,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

    怪不得隔壁邻居听说他要买房,都愿意用白菜价买给他,原来多了没用。

    那个年代,城市和农村建房区别很大。

    农村虽然建房也要审批,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审批,要么审批以后,就直接超平方,也没人会管,除非有人举报。

    鲍忠在农村生活了十多年,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以为城市也是一样的。

    现在五间空房成了累赘,虽然是白菜价买的,那也是钱啊。

    无奈之下,鲍忠一边找人建房,一边寻找买家。

    可棚户区的房子谁会要,又破又小,能卖掉早就卖掉了,哪能等到现在,鲍忠是愁的头发都白了。

    鲍大林看到父亲每天唉声叹气,有点担忧,他也在积极想办法。

    他回到杭城,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