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三岁被郑寒舟带走的,那时的郑氏刚刚建立,总部在北城,她就在北城读书。
她的每一天都在安排中度过,因为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也浪费时间,所以郑寒舟把她的学籍在重点初高中挂上,随后给她请了五个家庭教师,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学习。
在郑寒星的记忆里,除了童年时经历的虐待,便是年少时铺天盖地的试卷,她紧绷着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汲取知识。
被郑寒舟带走最开始的三年里她从没出去逛过街或者和同龄人玩,在她考上重本大学之后他终于松口给了她两年的自由时间。
郑寒星的第一志愿选了桐城大学。
是郑寒舟安排的。
她的每一步都在他的安排之中。
在桐城大学她认识了宋水光、唐郭郭和胡萝,还认识了政法系的墨萧南,后来她又被郑寒舟送到了海外继续学习金融和管理。
再两年后她二十岁,郑寒舟把她召回北城给了她郑氏股份,并让初出茅庐的她管理公司,之后的三年郑寒星像一匹黑马在商界大放光彩,就在她以为会一辈子留在国内的时候郑寒舟又将她送走让她在海外为郑氏打拼,之后她花了七年的时间为郑氏在海外打下一片新天地,后来郑寒舟去世她才回国。
至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纵观她的一生,不是在系统的学习就是将学习的知识点用到商场上,什么风花雪月的事和她无关,柴米油盐的事也和她无关。
郑寒星盯着灶台发呆,随后联系姜屿问他在哪儿开灶火,后者特别惊讶道:“夫人要做饭?你想吃什么?我派人给你送到房间。”
郑寒星沉了脸,不耐烦的回微信。
“不懂规矩?我问,你答。”
姜屿看见郑寒星不耐烦的消息颤抖着心将开灶火的步骤写的非常清楚,还审核了两遍,见有个错别字,他改了之后才发给她。
可以说是相当严谨了。
郑寒星按照步骤打开灶火,见灶火点燃她愉悦的弯了弯唇,接了一锅水放在上面。
她不会生活技能不代表她傻,把面条下进去煮熟之后发现是一坨一坨的,跟她平时吃的不一样,她当然不能将这种端给褚颜。
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