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愈发精神奕奕。
这时允来请安,两个格格都高兴地扑上去,允每个都抱了抱,让她们去玩。
然后给康熙和宝珠请了安。
康熙让他坐。
允坐下,道:“皇阿玛,儿子考察了十三弟和十四弟,由他们任何一个去西北,都是合适的。不过,作为主帅,只能选一个,两个都去,另一个都会不甘人下。所以儿子打算从他们之中选一个更出色的。但有一点,儿子若选十四弟,有偏帮之嫌,若选十三弟,对十四弟又不公,所以,儿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宝珠看了眼康熙。
这个局面她也想到了,若同样优秀,选任何一个,另一个都有不甘心,还伤了兄弟情分。
甚至允都落得处事不公的说法。
这件事宝珠不宜插手,遂沉默未语。
康熙摸着手中的怀表,思忖片刻,道:“你这个担忧,朕理解,胤祯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你不能偏向他,但能者居之,难免会有为难。朕要告诉你的是,对付策妄阿拉布坦,不光是凭能力,还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出其不意的谋算。若少一样,都可能落得全军覆没的结果,你的选择决定了大清的尊严和江山的稳定。这个决定不容易,你要仔细考虑,但你身为帝王,选何人前往是你该做的,他们都是你的臣子,而非你的兄弟,任何结果他们都该接受,你不必有顾虑。”
允低头想了会儿,抬头,目光清亮,“多谢皇阿玛指点,儿子明白了。”
接下来聊了些轻松的话题,允请教了一些朝政上的问题,都是一些小事。
父子俩相处很和谐,有说有笑。
这一刻,这二人像是一对很亲近的父子,而非平常那样严肃。
后来,康熙让他留下用膳。
用了膳,允才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