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队有一群防守锋线,法国队好歹有个巴图姆,加上内线戈贝尔坐镇,李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中路接球,挡拆后持球切入,用身体挤着防守人往里走。
所以,就算有反击机会,郭艾伦、赵继伟也不推反击。
李良敏锐的抓住了澳洲人的漏洞,开始连续命中中距离。
这是,还是10号巴尔斯托,高位挡拆后接德拉维多瓦的传球,三分线外再度出手,命中三分。
但中国队有个李良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而且李良状态不好,最终输掉了比赛。
命中!
之后,澳大利亚的10号巴尔斯托右侧接到对手传球,强行三分出手命中!
澳大利亚队防守中的对抗真的非常强,这群白人球员力量都非常出色,并且热爱对抗。
李根在登场后立刻发挥了作用,他体能充沛,拼抢非常积极。
李良把中国队的进攻完全给带活了。
中国队要做的就是耗时间,给李良充分的休息时间。
太稳了。
至于内线博古特……李良从第二节开始就不停杀内线,挑战博古特的协防封盖。
如今竟然领先,真是让人不习惯呢。
博古特站桩防是非常强的,但协防封盖,别戈贝尔差了不少。
而中国队能长时间保持联防阵型而不散,可以说纪律性、注意力集中度是相当高了。
澳大利亚队是完全没想到,会被中国队这样压着打。
在李良的带领下,中国队开始了全民三分球的节奏。
上一场打法国,中国也不是输在内线,而是后卫线被帕克、迪奥等人玩死了。
他使用了“中距离命中提升帖”,化身牛角位死神。
澳大利亚是个作风顽强,跑动出色的球队。
国际比赛的用球相比nba的,六片皮子变八片,缝合的面更多,所以抓球抓的更牢,出手也更加的稳定。
而法国打中国,反而发挥出色,把中国给妖死了。
李良当然不会放过这种拉开分差的好机会。
有李良的协防保护,还有易建联蹲守三秒区,中国队的内线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如果中国队没有李良,那开场打成这样无所谓。
第四节,澳大利亚终于挣扎不动了。
在nba动不动三节打卡,半场打卡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回了。
澳大利亚队一波波的反击,全部被李良的中距离跳投给投熄灭。
磨阵地,宁可把24秒给磨完,球权转换,不给澳大利亚反击的机会。
在奥运会首场比赛中,硬碰硬的澳大利亚就把法国给胖揍一顿,赢了20多分。
澳大利亚本来想防李良的三分,结果被李良的急停跳投打得满头是包。
你有本事投死我,或者我投死你。
澳大利亚想要追分,但进攻端一直打到不流畅。
但中国队这边叫了暂停,李良要回来了。
李良抓到后场篮板,开始不紧不慢的推进攻。
龟缩,联防。
李良在中国队已经习惯了开场落后10分,15分,半场落后个7、8,然后自己开挂猛追翻盘的节奏。
所以整体风格上就是硬碰硬,不像法国那样,打球比较妖。
反正后面肯定可以追上来的。
这样,就是逼迫对手和中国队,或者说和李良互飙三分球。
这是一个好兆头,不再过度的依赖李良这个点了。
对于队友们如此的厚爱,李良当然不会辜负。
杀到内线造犯规,上罚球线——这场比赛姚主席可能真的给裁判送钱了。
第三节,中国队反而把分差扩大到了13分。
澳大利亚队这个换人还是有成效的,安德森的作用确实没有巴尔斯托好。
没想到,深谙节奏之道的李良在第三节突然开挂。
挤到一定距离了,用强壮的身体一顶,近距离的急停跳投出手,打板命中。
回到球场后,全队的士气值进一步抬升。
澳大利亚的球员明显有些焦躁了。
李良第三节中距离跳投8投7中,没有罚球,投的澳大利亚教练在场边蹲着发呆。
不要以为联防很简单,实际上联防对球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度要求特别高。
阵地进攻,底角米尔斯的三分出手,还是没中。
但你不得分,我也不得分,领先的还是我。
德拉维多瓦突破时,被裁判吹了犯规。
结果就是,李良不停的在博古特或者贝恩斯的脑袋上急停跳投命中。
中国队依靠顽强的防守守住了优势,最终以87:80,7分的优势击败了强大的澳大利亚,拿到了里约奥运的第一胜!
这种战术真的起到了效果,澳大利亚队直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