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森奋力救球,维斯特推进,李良飞速快下,接到维特斯的调传后,在马刺两名球员的夹击下,用蛮力杀入篮下,上篮得手!
这真是打了马刺一个出其不意,外线的防守注意力都在李良身上,把维特斯给漏了。
帕克连连回头,让迪奥过来换位,李良抓住机会,外线离着三分线两步,强行三分出手!
一上来,高位挡拆,奥古斯丁闷头往里冲,压根不给李良塞球——他没有这个意识和能力。
这时候,雷霆球迷才开始看到,vp究竟是怎么打球的。
布克一登场后,马刺二阵容的局面马上不一样,外线有了一个非常有活力的攻击点,对全队进攻的带动效应相当明显。
这几个球员里,科里森没有攻击力,剩下三个全是不会传球的独逼。
很多时候所谓的战术调整,不如上一个有实力的球员来的有效。
看比赛、听说,和真正和他对抗,果然完全不一样啊。
李良还真是这么想的,当科比不好吗?
第一节比赛到了中后段,雷霆的进攻开始打得逐渐流畅起来。
一个投一个冲,雷霆慢慢找回了过去比赛的感觉。
一波5:0,分差一下就拉开到12分。
杜兰特、威斯布鲁克下场休息,而李良第二节开始后继续带着替补球员打一会儿。
不过一瞬之间,马刺一个防守对位疏漏比李良逮住,帕克防他,面前和没人一样啊。
打到第二节,雷霆将比分反超,比分打成了33:29,雷霆领先了4分。
跟着,马刺还是高位挡拆发起进攻,在牵扯了雷霆防线后,给到凯尔·安德森。
本来失去莱昂纳德已经让波波维奇很头疼,现在他更头疼的是nba出现了一个真正的怪物。
波波维奇叫了一个暂停,李良回到替补席,一屁股坐下,迈克·布朗把水递过来了。
拿下篮板后,李良放慢了节奏,慢慢运球过半场。
而李良进球后路过小学弟身旁,不忘教育他一下,“好好打,不要怕,多投,投不进你就多投,总会进的。”
结果一看他的肌肉……挡拆中距离的能力被开发了出来,篮下二次进攻更具威力,独特的投篮快攻更是炉火纯青。
这个业务他非常的熟练,都不需要动脑子的,无情的自动递水机器。
波波维奇觉得,他的进化应该停止了吧,应该不会再那么快了吧,应该进入状态平稳期或者开始精雕细琢了。
但邓肯已经要40了,今年很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
一开始他是个精准的侧翼三分手,拥有灵敏的嗅觉和特立独行的超远距离三分能力。
超过了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相当于告诉两人,我不是不能得分,只是我不想。
“唰!”三分命中!
趁威斯布鲁克不在,多抓几个篮板啊。
拜托,对面有布鲁斯·李啊。
大量任务和现实中的比赛,让他的心态非常的平稳和放松。
李良打辅助是非常厉害的,这是一个输出高的可怕的辅助,让对手时刻忌惮。
李良在第一节拿了4分,然后第二节三分钟的时间砍了7分,已经拿到了11分。
流畅的主要原因还是威斯布鲁克和杜兰特被李良骂的上头了。
很巧的是,德文·布克也是肯塔基毕业的。
安德森迈着慢三的不足往里扭,还想抛投,球没出手被李良冲上前包夹抢断得手。
“干得漂亮,干的漂亮!”李良也不要他的队友一定给他传球,能自己干就自己干。
到了第三年,在波波维奇看来,李良已经走到了一般巨星七年才能达到的新水准。彻彻底底的持球外线巨星,独一无二的打法,和可怕的得分爆炸力,以及二阵以上的防守能力,包括内线防守。
如果邓肯能年轻个10岁,波波维奇觉得一切还有机会,还有希望,毕竟那是蒂姆·邓肯。
布克自己连得了6分,然后抬头看看分差,比暂停前还多了1分。
另一边,波波维奇依旧为李良这货感到头疼,从他进入湖人开始就头疼起了,一年比一年疼。
李良在场上给人的感觉就是处处比其他人高一块。
杀到左侧肋部,急停跳投,打板命中两分。
这次李良把球给到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快速推反击。
倒不是战术配合默契了,这才第一场常规赛,哪有什么默契。
雷霆这时候慢了下来,李良开始控制节奏。
威斯布鲁克不在,感觉抢篮板容易了很多。
防守李良的人变成了帕克……
马刺这边也是留了帕克和吉诺比利在场上的,但两个人真的腿脚不行,年纪大了。
现在还能怎么办?凉拌呗,只能多在进攻端做文章了。
在低位、篮下、侧翼、底角,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