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转身后往里切一步,接着后撤,底线的近距离后仰跳投出手。
加索尔改打替补后,上场时间少了,防守压力小了,进攻端状态越来越好。
可惜差一点,没有命中。
比赛准时开始,霍华德和伊巴卡跳球。
之前打火箭,打快船,湖人这套第二阵容在效率和优胜分上超过首发,是拉分的关键。
而且今天的比赛安排是在下午三点半,因为要照顾东部的电视观众。
今年西决再遇雷霆,这是科比的复仇之战。
马刺害怕投射能力强的球员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办法解决。
随后,帕金斯抢下前场篮板,造成霍华德犯规,两罚全中。
湖人唯一没有歇大的球员,可能就是李良了。
加索尔正要拿球上篮,结果遭到了杜兰特的抢断。
这会让雷霆更加的专注于比赛。
慈世平接球底角的三分出手不中。
这一个换位看上去很简单,却一下抓住了湖人第二阵容的强点。
打到第一次官方暂停,双方战成了12:12平。
双方的进攻打得挺顺畅,两边都在不停的进球。
湖人换上了加索尔,换下了慈世平,米克斯替下了纳什。
以迈克·布朗的经验,前面的比赛打得太过轻松并不一定是好事。
夏天雷霆失去了哈登这个12年打马刺的利器,杜兰特在进攻端的压力变得更大。
纳什经验老到,面对威斯布鲁克开场就高强度的防守,连续的变向、借助李良的掩护稳住了局面。
李良发界外球给纳什,纳什一拿球,威斯布鲁克就冲上来,对纳什进行紧逼防守。
你要高举高打随你便,我知道你运球不好,我就乱你节奏。
结果布鲁克斯看准这点,换防。
这个时间不是球员们习惯的比赛时间,平时这个点,球员们多在休息,为晚上的比赛做准备。
而这第一次暂停,将是两边开始变招的时候。
而布鲁克斯和雷霆这边,开始出招了。
雷霆这几年崛起除了靠杜兰特、威斯布鲁克的天赋外,还依靠他们强硬的防守。
因为体能的消耗,势必导致外线不准,然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而打雷霆比较无聊一点,赛前迈克·布朗进行了布置,李良的主要任务就是和慈世平一起防守杜兰特。
简短的颁奖仪式结束后,双方球员脱下外套,上场准备开始比赛。
所以李良没有办法,夹击都没法夹。
常规赛vp拿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分,全场一片欢呼。
本来防首发感觉防的不错,阵容轮换想轻松一下,结果湖人上了个进攻火力更强的配置,这谁受得了?
打三分得手!
迈克·布朗的想法还是不变应万变,毕竟湖人主场作战,前面打的顺风顺水,没有变化的必要。
但这不是湖人喜欢的进攻方式。
暂停回来后,雷霆首先的变化在防守端。
打雷霆就不好说了,雷霆外线年轻,臂展出众,内线运动能力强。
李良依旧首发出场,他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甚至觉得有点无聊。
然后从中路杀了进去,雷霆防守收缩,纳什击地传球给了顺下了李良。
威斯布鲁克一对一错位单打李良,僵尸跳投干拔命中。
李良在常规赛的时候,就很怕贴身防守,后来练出了运球一步的急停跳投。
雷霆球员单防能力都很强,而且强度很大,对手一旦抵挡不住,雷霆就会用雷暴一般的反击,将对手摧垮。
加索尔打到大前,李良回到小前,对手往往很不适应。
在第六场更是砍下了40分,再度送马刺回家。
纳什连续的绕桩突破,左手一个轻巧的抛投命中。
但这不重要,关键是要赢球。
去年死在雷霆手上,那真的是毫无还手之力。
显然,雷霆的风格和快船不一样。
在关键的第五场,杜兰特屡屡中距离命中关键球,全场拿下35分。
他们一直以来的防守战略和阵容特性,注定在遇到无解中距离射手时会吃亏。
湖人还是科比站了出来,持球突破造成帕金斯的犯规,上罚球线。
命中。
开场慈世平先盯一段时间,后面换李良盯。
雷霆再度收缩,李良分球给了侧翼的慈世平。
毫无疑问,湖人要遇到点麻烦了。
雷霆拿球反击,不过他们并没有冲,而是控球稳住,打阵地战。
科比还留在场上。
可季后赛不同,季后赛的强度又升了一个档次,李良在尝试了一次突破后的急停,伊巴卡立刻补防了过来。
而湖人不用说,歇了五天,很有可能又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