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是,最理解自己的那个人居然是这个不争气的显儿,果真如狄仁杰所说,这天底下,母亲最亲、最近的人,应该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娘家侄子。
“母后,孩儿久居庐陵,闲暇之余写了一篇文章,还请母后点评一下!”
“哦?说来听听!”
“凉州之野有异人,黑心而红袍。触金银,尽贪。嗜杀人,无御之者。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得民心焉。其始,汉献帝以皇命捕之,官升三级。募有能戮之者,许以美女。天下之人争奔走焉。
有吕氏者,专其事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一百日,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王允悲之,且曰:‘君畏之乎?余当告于献帝,赐貂蝉,授神剑,则何如?’吕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呀呀的个呸!死而死矣,不杀董贼,吾誓不为人,甘愿出家为僧,空守青灯!’于是,吕布‘认贼作父’,伺机捕贪,瞄准时机,断然出剑。
鳏寡孤独者控诉曰:‘吾辈之所以穷困潦倒者,皆只因董贼搜民脂、刮民膏也!国之所发救济,尽入其囊,亦以各种名义,敛财、受贿,营私结党。吾等非亡则穷尔!董贼之来吾乡,游玩乎东西,享乐乎南北,收红包、要特产,虽鸡狗也不得以幸免焉!’王允闻之大泣,痛心疾首曰:‘董贼违法乱纪,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致人神共愤,其罪当斩首焉!’‘放我一马,必当厚报,而后绝不再贪也!’董卓声泪俱下,言之戚戚。王允悲之,且曰:‘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汝不死,则社稷百姓俱亡矣!’吕布闻言,毅然挥剑,董卓头落,民众嬉戏而乐。
余闻而愈悲。子曰:‘反腐拒贪,防微杜渐,则天下安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董贼观之,犹信。呜呼!孰知天下之贪官,尚有不惧吕布之剑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这篇文章写得颇有新意,很独到,叫什么名字?”
“《捕董卓者说》。”
“行文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此《说》用对话的形式展开全文,叙述故事情节,并有议论和反问,使文章显得愈加显得生动活泼,波澜多姿,给人以真实感,开创了诗词文章革新的历史先河,况且,里面还夹杂着治国安邦之谋略,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