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武则天的情绪平静下来,李显回忆着高风书信里吩咐的话语,战战兢兢地来到她面前,红着眼睛缓缓开口道:“儿臣知道,母后对我们这些做子女的管教得特别严厉,以前的我,少不经事,很多时候,都在埋怨您,不过,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被母后搂在怀里,依偎在母后温暖的怀抱里,可是,这种事情在我的记忆里却很少,伴随我长大的,却是冰冷的宫殿和漫漫的长夜。那时候,我常常怨恨母后,认为母后不要我了,抛弃我了!”
武则天听到这里,脸上一愣,咦!你个小混蛋,这是怎么一回事儿?难道你千里迢迢地跑这么远,就是要在众人面前翻朕的旧账不成?虽然心里有着诸多的疑惑和不解,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她,依旧是一脸的平静,外人丝毫看不出她心中的波澜。
李显双眼一挤,接着又道:“后来,孩儿长大了,做了父亲,直到有了润儿和裹儿才知道,为人父母的确不易,慢慢地开始理解母后。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和无知。每次看到母后下朝时,总是拖着一副劳累不堪的身子,我心里就好痛,好想替母后分担些压力。难以想象一个弱女子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却要凭借着自己单薄的肩膀,硬撑起一个诺大的天下。这副担子究竟有多重?责任究竟有多大?日子过得究竟有多难?试问,天下之大,又有几人能知?明天就是父皇八周年的忌日了,每到这一天,孩儿就倍加思念父皇。他一个人在地下能不苦吗?能不孤独吗?能不想我们吗?有时候,我真想去地下陪他说说话,儿臣远在千里,几年都不来神都一躺,又何尝不想尽一份孝心?母后!儿子此次前来,也是真心想念父皇和您啊!”
说到这里,李显想到了死去的父皇,想到了现在的处境,委屈的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两行热泪顺着他的脸庞不停地往下流。在场的众臣也深有感触,是啊,高宗这一走竟然八年了,庐陵王又远在千里,她一个女流之辈也确实不容易!几个心软的臣子揉了揉眼睛,竟然呜咽着哭出声来。武三思见状也假惺惺地流了几滴眼泪。此刻,坚强的武则天双眼也变得模糊起来。
李显见自己的诉说起到了煽情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接着又按照高风信中所言,朗声对大家说道:“我伟大的母后,她心系天下、情系苍生,把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