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殴打朝廷重臣,就连白马寺这样的一个佛家净地,都被他搅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武则天一边翻看奏折,一边回忆着薛怀义的糗事,这家伙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但才疏学浅,没有资历、没有业绩,而且他的那点战功,说白了狗屁不是!三十万大军出征,竟连一个突厥士兵都没有杀死,空着爪子无功而返,自己硬是顶着群臣的压力给他封个辅国大将军,鄂国公。好多大臣都是不服气,就连自己的亲侄子武承嗣都多次上奏折弹劾他,要把他的辅国大将军给撸了,若不是经常给他擦屁股,他早已自食恶果,万劫不复。
“唉!”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桩桩、一件件像潮水一样涌来,搅得她心烦意乱,随手又翻过了几个奏折,里面内容杂七杂八,都不是重要的军国大事。当她看到东海水师呈来的一道折子时,眼睛突然一亮,机会来了,海州海滨大批倭寇杀进鹰游山粮仓,抢走了军粮。对于海边的倭寇,她鞭长莫及,有心无力。这次倒不如派薛怀义去趟东海,协同海州水师驱逐倭寇,建功立业,这可是实打实的军功,到时候,再加封薛怀义,看这些臣子们还能再说些什么?
打仗历来都是一个危险活,正所谓“兵者,危也!”说不准一个暗箭射来,就会要人性命。武则天可不想让她的小奶狗马革裹腹,战死疆场。派谁保护他呢?她的脑海里迅速闪过几个人影,不行,不行!这个任务还得交给高风,他是个文武全才,逃到了蝴蝶谷也得把他请回来。大海之上,薛怀义的人身安全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就把小宝贝交给他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要了他的性命,这样一来,他必须忠心护主,以命相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薛怀义为了这一夜的约会,已经蓄精养锐十几天了,一接到圣旨,便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寝宫。当他听到武则天要让高风给他当保镖,并随他出征海州时,简直高兴坏了。嘿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那高风还不得任由他摆布?想到这,薛怀义更加卖力了,不大会儿,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小,小僧还有一个请求,我想让宋之问也随军出征,顺便跟他学点诗词文化啥的。”薛怀义一阵敲打过后,改捶为捏,异常娴熟地给武则天拿捏着肩膀,低声恳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