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诗呀?这小太监作得是什么?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乱七八糟的。”
“不!不能这样说,他开创了诗歌的别样先河!比我的强多了。”
杜审言上前一步反驳道。
“哀家也很看好这种题材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是那么呆板,不错,确实不错!哀家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好多人都说哀家培养北门学士的宗旨是打击异己,笼络人才,就这事你怎么看?”
“小风子认为,太后培养北门学士的初衷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万世开太平!好!好啊!听听!大家都听听,这才是哀家的初衷,小风子总结的精辟啊!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人家作为一个小太监,他的政治站位、品行才学都比你们这些大臣高多了,格局也比你们大多了。”
“臣等自愧不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赏!”
“赏什么?阿娘。”
“赏白银一千两!”
“哇塞!”
太平公主大叫一声,急忙趴在地上,代替高风给武则天磕了一个响头,算是谢过了。
有句话说得好,茅坑不臭搅起来臭。话糙理不糙,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本次朝堂上,武则天的这场《忆屈原诗词大会》,让高风搅搅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整个朝堂乱七八糟,哄笑一片,失去了平时的威严。他也是有惊无险,差一点丢掉性命,用太平公主的话说,他就是茅坑里的那一根搅屎棍。
傍晚时分,高风趁太平公主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去寻找王路她们几个了。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