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名,重名而已,我一个阉人哪能获得芙蓉才子的称号?”
“春若不耕,秋则无望;少若不勤,老来无倚。你的才华确实也不错,你就专门为你的主子作首诗吧!”
武则天见高风不但长相英俊,而且还很有才识,便想再考验一下他,马上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高风思考片刻,背着双手,围着太平公主转起圈来:
少年聪颖学必成,
苦读诗经深宫中;
未觉庭前春草绿,
阶边梧叶渐秋声。
“未觉庭前春草绿,阶边梧叶渐秋声。”“渐秋声”武则天低头轻轻念着,品味着。
“好!好!好!真是为杂家长脸。”
武则天的贴身太监武权率先鼓起掌来,接着,台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好!你这首诗叫何名字?哀家想把这首诗命名为《劝珠》,不知你意下如何?”
武则天行事一向武断专行,遇事很少与他人商议,这次却在征求他的意见。太平公主见高风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生怕他再口出狂言,得罪了姑姑,赶忙上前一步,一把掐住他的屁股,高风这才失声答道:“哦,谢太后赐名!”太平公主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
“陈子昂,你来一首吧!”
听到武则天的召唤,陈子昂摇头晃脑地吟道: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陈子昂,24岁,字伯玉,四川射洪人,初唐诗人、文学家。少年时,他溜猫逗狗,无所事事;十八岁时,立下雄心壮志,开始奋发图强;20岁的时候,即公元680年,他从射洪走出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公元684年,进士及第。这一年,武则天欲将高宗的灵柩从洛阳迁至西安乾陵,因路途遥远,劳民伤财遭到群臣反对,但是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然而,陈子昂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给武则天呈上了一片文章《谏灵驾入京书》,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杀身之害小,存国之利大”,感动了武则天,被武后赏识,封为谏官,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这首《度荆门望楚》正是他考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