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里,哀家这就废了他!你拿着这个玉牌,速速召集群臣来哀家这里议事。”
第二天早上,李显哼着小曲,弹着小碎步,悠闲自得地来到了朝堂。满朝文武大臣无一缺席,他们都是应裴炎之邀,接到了武后的懿旨过来的,人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说话的,整个金銮大殿噤若寒蝉,落针可闻。
没等李显坐上龙椅,裴炎就急不可待地宣读了太后诏令:“自即日起,武后临朝称制,废中宗李显,贬其为庐陵王。”一道懿旨,短短的几句话,便把这个中宗皇帝给废了。
唐高宗李治临死之前,裴炎受遗诏辅政,改任中书令,辅佐李显治理天下,哪知李显却独断专行,视江山如儿戏,竟然要将李唐江山白白送给岳父韦玄真,他立马改变了主意,极力拥护武则天罢黜李显,让他的弟弟李旦当皇帝。李旦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只爱书法,无心掌权,软弱无能,甘为傀儡,大权又重新落入武则天手中。
裴炎心有不甘,扬州刺史李敬业于684年9月起兵讨武后,他曾三番五次要求武则天把君权还给睿宗李旦,因而得罪了武则天,被诬告谋反,构陷入狱,于公元684年10月30日被斩杀于洛阳都亭驿。武则天驾崩五年后,也就是公元710年,睿宗李旦为其平反,追封他为太尉、益州大都督。
其实,裴炎之死和骆宾王有着很大的关系,为配合李敬业起兵讨武,骆宾王就想拉拢裴炎入伙,于是编了一个顺口溜,让民间的孩童们传唱:“一片火,两片火,绯衣之人殿中坐”。非下面加个衣为“裴,”上下两个火为“炎”,殿中坐就是要做皇帝。武则天听到这个童谣,别说杀他了,就连灭他九族的心都有。其实,骆宾王也是无心害“伯仁”,而“伯仁”却因他而死。
李显登基慢,下台却快,仅仅一个多月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几乎所有大臣都不认为武后有错,反而以为,正是武则天的英明抉择才使大唐避免了一场重大的政治危机。此刻,王路手里握着的玉牌,正是皇太后武则天交给裴炎的那个玉牌,见玉牌如见太后本人。
“我随便转转,你不用跟着!”王路说后,转身离开了。她讨厌这个不男不女的东西,声音尖的像女鬼一样,身上没有一点阳刚之气。这随便一转,可是把王路吓了一跳,这里是真正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