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时不过是一个在读初二的小女生,那帮混混都已经二十岁出头,单纯过去说话有什么用。她当然也没这么天真,认为自己过去“理直气壮”就能将能说服。类似被欺负时的应对郭莹早就教得详细,对方如果太厉害,一是掉头跑,如果不能跑,就只能想办法增加自己的优势,枪是个好东西,一旦手上有枪,那么打架就无关年纪,但既然没有枪……小姑娘从附近的摊位上抄了一把三十厘米长的西瓜刀,在众目睽睽的情况下虎着脸朝那边走过去,决定先“讲道理”……
时间进入初中,芥末跟在姐姐身后,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小兴趣,用塑料吸管做漂亮的编织品啊,各种小手工啊,甚至是用石头雕刻成各种小玩意、制作银饰。这些兴趣多半都是由姐姐在引导。郭莹脑子聪明,学什么都快,学了就懒得去管,不多时就有了新的兴趣,芥末也只能跟在姐姐身后拼命追赶。大概升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芥末找到了蒲江市里的一个奇货市场,开始摆摊出售自己和姐姐做的一些小手工艺品。
蓝梓常常说这句话,不过他也不是纯粹的烂好人,许多不公平的事情,他也只是看着,但若是自己的朋友被欺负,蓝梓每次也都会挺身而出,在当初的学校,蓝梓就因为这事跟学校里的“坏学生”打过好几次架,每次都是鼻青脸肿也绝不让步。想到这些,芥末心头便难过起来,随后,决定要过去帮忙。
发现蓝梓时,她正带着与平日有些不同的装扮在舞台上随着音乐舞蹈着,白色的绒线圆帽,平日里的马尾辫此时烫得乌黑笔直,如瀑布而下,将瓜子脸衬得成熟而冷艳,带黑白条纹的绒线衣,白色外套搭配白色的ol裙,丝|袜,长筒靴,手上拿着两把绘有墨韵山水的折扇,随着带有电子感觉的歌曲,不断地打开、收回、旋转,动作幅度不大却足够动感的舞姿,折扇打开关闭时的纸声与脚下迅速却有条不紊的踢踏声,正好是将观众情绪带到高潮的时候,台下人群中,拿着几本旧书的蓝梓大概花了好久才认出她来,微微张着嘴,看得有些呆。
这个市场蒲江的河边,傍着浮桥的一端渐渐形成规模的,基本上卖什么古怪东西的人都有,有三分之一是卖旧书的,有三分之一则倒卖各地收集的古玩,另外三分之一,则是类似芥末这样的零散饰品、千奇百怪的小玩意,卖石头的、卖鸟的、卖二手小电器的,旁边临近一个小广场,还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拉二胡啊、写毛笔字啊、用手作画啊、玩蹩脚魔术啊、讲笑话啊、一些音乐爱好者还常在这里搞免费的演唱,甚至还会有人跳街舞。
一件事情之所以会成为秘密,就必然有其不欲被人知晓的一面,芥末的这个秘密并没有针对太多人,而仅仅就蓝梓来说作为秘密而成立,当然,如今学校的绝大多数同学,也都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在大家的眼中,这位名叫郭紫莉的女同学漂亮而纯净,经常笑,脾气也好,相对于姐姐郭莹的那种虽然令人佩服却时刻会给人以压迫感、令人忍不住自惭形秽的气质,她就如同最为平易的小家碧玉一般,若是接近,渐渐就会被感染得心情开朗。于是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就很少有人知道,她其实也有着格外强势的一面。
然后有一天,却是附近一个儿童院的管理人带着孩子们做的手工艺品跑来做义卖,芥末看见那些碎布做成的补丁娃娃就感到亲切,不过大家摊位隔得比较远,一时间也不好过去搭话,她看了一下午,那些补丁娃娃没能卖出去几个,大抵也没什么收益,后来就有五个小混混来收什么卫生费,与那管理人吵起来了,随后,就有一个小混混将两个娃娃扔到了地上,以示威胁,一时间,芥末便想起了如今已经去世的秀珍姐,再也联系不到的蓝梓。
不过,虽然在这种非常态的训练中忍受了许久,训练成果却从未得到过检验。小朋友欺负一下外地女同学,不可能是叫到学校操场上去单挑的形式,顶多偶尔揪揪辫子,抢抢她的橡皮擦,而当训练差不多完成了一轮,芥末也已经熟悉了这边的情况,成功溶入同学之间,不再有人欺负她了。
她并不愿意将自己打架很厉害的事情告诉蓝梓。
如果她现在跟蓝梓说:“阿梓哥哥你打不过我了。”这是真话,但她总会觉得怪怪的,就如同她之前与蓝梓一块去夜市,遇上了拿刀逃窜的小偷,她是可以将小偷直接摆平的,但是看见蓝梓从背后偷袭将小偷打倒,她反而更觉得阿梓哥哥真是勇敢。
她觉得自己拿把刀至少有点底气,这也是姐姐郭莹的教导,不过对方虽然被吓了一跳,却也没有将她这个小不点当一回事,当然也不会让步,甚至连谈的态度都没摆出来,一个小混混认为这种身上挂着各种饰品正在当模特的小女孩不可能出手,一脚将孤儿院的摊位踢翻,接着就悲剧了……
香港的事情之后,芥末来这边卖东西的次数变得少了,主要因为郭莹有了更加热衷的嗜好,不再做那些无聊的小手工,她也因为跟蓝梓再见又分散,整个一年的时间里都有些心不在焉。待到与蓝梓重逢,她就一直表现着很可爱很乖巧的一面,一如蓝梓曾经感受到的与她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她与蓝梓分开也已经好些年,她不清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