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永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四六章 浪起(1/1)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第二四六章浪起

    保密工作的开展,自然不会出现什么人尽皆知、大张旗鼓的情况,撇开那些意识到以后会少很多可以光明正大赚多快的机会的司官不提,刘审礼却是被于志宁所描述的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背后的深远意义,而鼓动的热血沸腾,还不待于志宁安排,便主动地提出要负责此项工作,并且很是慷慨激昂地表了番决心,完全没留意到身后那群人已经泛了青光的脸色。

    于志宁却是将那些司官的神情都看在了眼里,心中也是明白,任何工作的开展,这些直接执行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不能指望人人都能有那种大公无私的觉悟,会为了国家大义而不顾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小利。只是事发突然,李治也只是提出了一个可以奖励的意思,但是具体实行的办法,却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于志宁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一时之间想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也是不现实的,只是将事情交待了一下,然后便由着众人散去。刘审礼却过于激动,眼看着都要到家门口了,却还是让人调转了车头,大半夜地又跑去拜访于志宁。

    好在于志宁心中也装着事,没有早睡的打算,而且刘审礼虽然少与那些常来工部转磨磨的外蕃之人打交道,但是他好歹也是主理工部的主管,对其中的关要之处,总是比于志宁知道的要多些的。两人就着于地宁夫人备下的酒菜,吃吃喝喝、说说写写的硬是赶在天光放亮之时,草拟出了一份梗概出来。

    其实大唐上下需要完善保密工作的地方,又岂止是工部一处,在各个衙门里,多多少少都有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是以前从来没有人意识到保密也是一项工作内容,所以都被或轻、或重的忽视了。只是工部比较倒霉,正好被永宁撞上,所以被当成了出头鸟给射了下来。

    只是有失必有得,这主持保密工作的事,却也被刘审礼给借机捞到了手。等着其他几部的官员被李治聚在一起商议此事的时候,有些政治敏感的人,便直觉地看出一个大大的肥差被刘审礼给抢走了。

    果然,议了几次之后,大唐保密司便正式被提上了日程,而刘审礼这位被因故免职的前工部尚书,在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成为了保密司的第一任主官。

    永宁早在把关于保密的事情丢给李治之后,便再度做起了甩手掌柜,等到李治提起保密司的成立,乃至刘审礼会同相关人员拟定的保密条例的出炉,等一系列让李治心情好转的事情的时候,她还是显得有些心不焉。

    在永宁看来,将她发现的问题摆到李治面前之后,她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而她此时的重要工作却是手把手地指导房遗则创办致知书院的院刊《格物论源》。

    致知书院,这名字却是房玄龄与一干老先生们讨论了大半个月之后,才定下来的书院名。而李治在房玄龄刻意的无视之下,满怀着委屈地把自己想了不知多少天,写了大半张纸的十几个名字,当着永宁的面默默地揉成了团儿。当然,因为房玄龄不领情的行为,永宁完了,这小子跑得那叫一个快,永宁都还没反应过来呢,他人就已经跑得没影儿了。

    房家的人为着房遗则的婚事上火,除了因为他年纪也确实不小了之外,还有一点便是房家的嫡长孙房俨也眼看着就到了要议亲的年纪,可是房遗则的婚事还拖在这里,倒让房俨的事也没法提了。而且不管是卢夫人还是杜氏,都有些担心房遗则对这门婚事别有想法,若是惹出什么变故来,不说房遗则的名声受损,但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也都是要跟着受拖累的。

    房俨本人对于眼下的这种僵持状态,却是极为满意的。少年虽然也到了“慕少艾”的年纪,但是却素来不在这些事情上放心思,比起如花美眷来,他倒是更渴望着着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虽然从接人待物上看,房俨像极了房遗直的宽厚稳重,但是于不经意间露出的锋芒,却是透着份与房遗爱想仿的不安分。房玄龄虽然放了极多的精力在教育房俨上,可是却也弄不明白这孩子怎么就长成了这样,一副面憨内狡的样子不说,还心思多变得让看不清。

    而就在永宁将大部分心神都放在了房家这系列的大事小情上的时候,身体已经渐渐好转的皇后王氏,却是在几度拒绝了永宁将宫务交回的举动后,很突兀地行了皇后金印,上书请求李治选美纳妃

    要是说起来,李治如今的后宫与李世民当初的时候比起来,确实是冷清了许多。如今妃位上也只余了永宁一人,便是那些低位的嫔御也是两手便能数得过来的,更主要的是,如今这宫中除了皇后和永宁之外,其他人的出身也确实是低了些,而皇后这么多年都不曾生育,怕是以后也是生不出来的,可李治却还年青,虽然现在看着是永宁母子势重,但是以后却是不好说的……

    一时之间被皇后这么一闹腾,整个大唐的又显出了一片风高浪急的景象……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