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1章 太上归来,朱元璋的欣慰(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元璋啊?

    民以食为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大明军民百姓们,乃至于皇帝朱标本人,谁不因为这高产作物而兴奋?要不然,朱标至于会特地写信,请朱元璋回来看看?

    当即,他们也不按照原计划回宁寿宫了,直接去了皇宫后面的御菜园。

    “开挖!”

    随着朱元璋亲自一声令下,三十名宦官齐动手,小心翼翼的开始挖掘土豆。

    废话,能不小心翼翼吗?

    大明皇帝朱标,大明太上皇帝朱元璋,大明太上皇后马秀英,这三位天下最尊贵的人物,都眼睁睁的看着呢。

    尤其是太上皇帝朱元璋,不仅眼睛几乎一眨不眨的看着现场,而且还下了极其严格的旨意:不求快,但求准确。如果谁因为粗手大脚漏掉了一颗小土豆,都仔细他自己的皮!

    终于,一颗颗土豆被挖了出来。

    这些土豆分成数堆,开始称量统计。

    五十斤三两四钱!

    一百零二斤八两七钱!

    两百一十八斤五两四钱!

    ……

    三千六百八十二斤三两二钱!

    ……

    八千九百六十五斤四两三钱!

    ……

    一万零一斤三两两钱!

    最终,朱元璋眼睁睁看着,最终的统计数字达到了一万零一斤三两两钱!

    两亩地的产量是一万斤多一点,一亩地就是五千斤左右了。

    这个数字在后世,完全不算什么。毕竟,后世的土豆种子是精心培育的。就算亩产万斤的都是平常事。

    但是,在这个时代,简直晃花了朱元璋的眼睛。

    “万……万斤?这玩意儿,真有万斤的产量?”

    “父皇眼睁睁的看着,那还能做得了假?”

    “这御菜园的地,也不是顶好的良田啊。”朱元璋道:“咱记得,如果种稻谷的话,也就是一亩地能产两石大米。这岂不是说,土豆的产量,是大米的近二十倍?”

    朱标道:“当然没那么多。父皇不知道,我这土豆,用了南洋的鸟粪以及青海的钾肥做肥料,氮磷钾充足,才有了如此产量。用上这些肥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