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9章 科举大诏,天下震动(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税漏税,尽量减少对帝国承担的义务。这些省份在大明朝廷政治上的话语权,会逐渐减低。相反地,对帝国最贡献越多的省份,同等情况下举人的数量就会越多,政治上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

    还比如说,大明朝廷将九品官以下的小吏等级,定为流外九品。这其实就是唐朝故智,将小吏也分个三六九等的,也好划分俸禄,进行升迁贬谪

    另外,小吏们虽然增加了俸禄,但毕竟不算多,为了这点俸禄背井离乡,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朝廷规定,进士们初为小吏,虽然要离开本县任职,但原则上不出本府。九品官以上,不在本府任职,原则上不出本省。七品官以上,原则上不在本省任职。

    还有,依照距离南京的远近,各省官府要给予举人们五两到二十两不等的盘缠。以免寒门子弟,没有足够的盘缠,无法进京应试。

    对了,朝廷还规定,虽然取消了官吏之别。但是,有十二年的过度期。在这十二年的过度期内,从吏升为官,以科举进士为优先,以原本小吏为特例。十二年后,进士逐渐充盈,再对所有小吏一视同仁,完全没有官吏之别。

    ……

    总而言之,关于大明的新式科举,朝廷考虑的甚为周到,定下了各种细则。

    哗~~

    这道多达三万字的诏书一发出,真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之前的大明军民百姓们,讨论的是什么?

    皇帝将杨宪剥皮实草,是不是太不讲情面了?毕竟,杨宪为朝廷效力近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还有,此案株连四千余人,是不是太苛虐了?

    锦衣卫人数近三万,是不是皇帝太不信任官员?秘谍机构如此扩大,恐非朝廷之福啊!

    胡惟庸为人不怎么样啊,怎么得皇帝如此重用?是不是使了什么盘外招?

    刘伯温够走运啊,虽然朝野上下都不怎么待见他。但是,就是因为是太子的老师,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还能更上一层楼!

    陈宁这厮,不就相当于古时候的周兴、来俊臣吗?这种人也能升官?还有天理吗?

    ……

    总而言之,最近朝中发生的大事太多,大明的军民百姓们能够议论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而现在呢?

    科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