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8章 官吏无别,逢进必考(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若是别人,朱元璋绝对不会如此发问。

    很简单的道理,历朝历代,看出科举弊端的人多了。甚至,科举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历朝历代都是逐渐变化的。

    但是,谁把科举的弊端完全解决了?

    只能说,两权相害取其轻,人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选择了弊端没那么多的“科举制”。并且,尽量减少“科举制”的弊端而已。

    但问题是,现在和朱元璋讨论的是朱标啊!

    “文武双圣”之姿,折服大儒宋濂、刘基,土地改革,种痘之术,甚至刚刚准备制定《海外国民法》的朱标!

    朱元璋对朱标,还真是抱着极大的希望!

    朱标也没让他失望!

    朱标道:“儿臣准备,通过三个方面来解决。其一,咱们要解决的,是考什么的问题。考策论,肯定是不行的。寒门子弟,有书读就不错了,哪里有机会接触那些实务?但是,光考经义也是不行的。皓首穷经,终归不过是个书呆子而已。”

    “标儿的意思是?”

    “儿臣以为,咱们可以考三门,每门总分一百。三门总共分数,就是进士考试的总分数了。朝廷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用。”

    “具体,考哪三门呢?”

    “其一,儒家经义。在这里,儿臣有个私心,请朝廷以天元学为总纲,进行考试。”

    所谓“天元学”,就是朱标、刘伯温、宋濂等人,将“天理说”和“元气说”结合起来,创造的儒家新学问了。

    最大的特点,是推崇“格物致知”,重视实践。

    现在,宋濂为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学生的世界观就是“天元学”。

    而成为国子监学生,就是大明当官最便捷的途径。

    能当官谁不爱啊?

    所以,“天元学”早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显学,风靡大江南北。

    现在,朱标直接敲砖钉脚,让这“天元学”成为儒家经义的考试总纲。

    想必如此一来,那些士人们重视读书人轻视匠人,重空谈轻实务的风气,能减少许多,对朝廷对天下都大有裨益。

    当然了,此事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效果——不学习“天元学”就不能当进士,就不能当官。学了天元学呢?以后的大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