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4章 新朝廷,新世道(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吴国朝廷当然好!

    一石粮食,就是一百八十斤。一家按四口算,就是每人四十五斤。按五口算,就是每人三十六斤。

    不管怎么算,这一石粮食,也不够百姓们撑到明年夏天的麦收。百姓们倒是极为满足,有粮食发就算不错了,而且是足足一石粮食。再不知足,简直是丧良心!

    但是,吴国朝廷很快又有命令下来。

    之前发的那些粮食,都是军队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军粮。这点粮食,是不够陕西每户一石的。而且,军队也不能长期缺粮啊!

    所以,动员百姓们,去洛阳洛口仓,帮官府运粮。也就是绕行三门峡天险那一百多里的山路。

    不多,每户总共可以帮官府运四石粮食。其中,两石粮食是官府的,要入官仓。另外两石,算是支付陕西人的运费。

    去!

    为什么不去!

    军爷从牙缝里挤出粮食赈灾,咱们要是运粮都不愿意帮着搭把手,那还是个人吗?

    而且,足足两石粮食的运费啊!

    足够大家撑到明年夏天了!

    当即,马重九自己动手,又造了一辆木轮车。连同家里原有的那辆独轮车,就是和小三一人一辆了。把马小六和马小七个放在车上,和乡亲们一起,在社长毛大有的率领下,去洛阳帮着朝廷运粮。

    必须说明的是,陕西百姓长途去洛阳,并不是稀罕事。

    从大唐年间开始,关中人口滋生越来越多,土地因为砍伐越来越贫瘠,就经常缺粮了。

    缺粮怎么办?去洛阳啊!

    在灾荒年月,大唐朝廷都经常带着文武百官、御林军,去洛阳“就食”,何况平常百姓?

    没办法,因为三门峡天险的存在,朝廷就是有粮食,也很难运到陕西赈灾。

    所以,现在吴国朝廷组织百姓们离乡背井去洛阳运粮,他们没有任何心理障碍——本来,实在不行,他们也是要去洛阳逃荒的。

    简短截说,在毛大有的带领下,马重九一行人到了河南洛口仓,帮着朝廷运粮。

    也就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来回两趟,四石粮食的任务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该分粮了,每户两石。

    在一个背风的小山坳里,三十二户人家,正在焦急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