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还不如放了。
常遇春当然觉得徐达在扯淡,还是弹劾徐达。
朱元璋却并没有处置徐达。
甚至,有这么段记载,说朱元璋早就和徐达讨论过元顺帝问题,定下了“赶到塞外即可”的大原则。
这一方面是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毕竟,这个时代,既讲君臣之义,又讲华夷大防。很多人心目中,君臣之义,还在华夷大防之上。
另外一方面,就是毫无疑问的私心了。朱元璋坐了皇帝,徐达当了王爷,以保住江山为最高原则,要宣扬君权的神圣性。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还有一段完全相反地记载!
“徐太傅追元顺帝,将及之,忽传令颁师。常遇春……大怒,驰归告帝曰:“达反矣,追兵及顺帝而已之,其谋不可逆也。”……帝……盛怒,宿戒阍吏曰:“达入,慎毋从之。”达既入。未见帝,自疑有变,乃拔剑斩阍吏,夺关而出。帝……出大庭往视于舟中,达因进曰:“达有异图,肯在今日?……天命在上,已知之矣,顾达何人,敢以自外?”帝重感悟,结誓而还,遂修好如故。”
换言之,徐达对元顺帝,完全是私放!因为此事,徐达和朱元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最后,朱元璋眼见麾下头号大将,都不愿意杀元顺帝,人心如此,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管怎么说吧,朱元璋想不想放元顺帝,是值得商榷的。但是,无论在哪个记载中,徐达是确确实实想放元顺帝一马的!
然而,朱标万万没想到的是,经过他不断的宣传华夷大防,潜移默化,今天以“元帝纵然番僧作恶,朱标斩番僧,百姓山呼万岁”为契机,徐达竟然改变了观念!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
……
……
此时已经是天将傍晚,又和朱标说了几句话后,徐达就告辞出宫了。
还是那句话,这里可是皇宫!除了朱标,谁敢光明正大的住在这里?
其实,朱标原本也是不想住的。
本来嘛,这大元皇宫里面都是宦官女子,谁知道可靠不可靠?
朱标带不带侍卫?
带侍卫吧?皇宫里面那么多莺莺燕燕,侍卫们血气方刚,实在不方便。不带侍卫们吧,徐达等人也不可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