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华夏无久屈之理,匹夫无不报之仇(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吴二年,三月二十四。

    三月二十四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即便从黄历上讲,也不过是“宜出行交易祭祀远行”而已,连个“诸事皆宜”都算不上。

    但是,以后这个日子,必将彪炳史册,为后世所熟悉,所纪念,所铭记!

    因为,今天,是吴国北伐誓师之日。

    “元君失道,天下兵兴,豪雄割据……自帅师渡江以来……平陈友谅,灭张士诚……今则东连沧海,西抵峡口,南有湖、湘,北有两淮……中原、广西、福建扰攘未已,民有倒悬之急,必当拯救……今命诸将分道率师征讨,未知上天之心奚鉴、山川之神奚助,是以兵行,不敢不告。”

    应天北门外,七里山下,一座九丈高台搭起,这高台既是朱元璋、朱标父子祭祀山川神祗的祭祀之台,又是大军北伐的点兵台。

    点兵台下,三十万吴国精锐大军,旗帆招展、号带飘扬,刀枪林立,盔明甲亮,庄严肃穆地观看着朱元璋父子祭祀山川之神,静待着今日的重头戏——北伐檄文!

    没错,北伐檄文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祭祀山川之神算什么啊?那是君王和神的沟通。

    北伐檄文,才是君王和人的沟通!

    华夏传统,一向讲究名正言顺。在北伐檄文中,吴王朱元璋必定要交代,此次北伐是为了他一家一姓之江山,还是为了华夏的荣耀。到底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还是为了朱家之富贵。到底如何对待蒙人、色目人,到底如何对待北方的华夏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一切都在这北伐檄文中体现。

    重要吗?

    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不重要!

    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异常重要!

    “山河奄有华夏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这是朱元璋攻占应天后,竖在吴国公府门前两杆大旗上的字迹。多少豪杰之士,因为这两杆大旗代表的大义,慕名来投!

    如今,韩林儿死了,吴国改元了,这两杆大旗也撤了。

    现在,且看,吴王朱元璋,如何立起新的大旗!

    终于,来了!

    祭祀完山川之神后,朱元璋亲自拿起一卷黄陵圣旨,高声宣读。

    “吴王朱元璋,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