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标,打造巅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治本之法,恐怖的朱元璋(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是不可能的。能读出成就做官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家中有大量的土地。对于朝廷清查土地一事,他们肯定会阴奉阳违。其二,这事儿是急不来的却又后退不得的,不但要徐徐图之,而且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以贯之。”

    然后,好吧,朱标又把朱元璋自己的法子说出来了。

    他为什么总是抄袭历史记载中的朱元璋?

    当然是因为朱元璋牛逼啊!

    千古以来,从秦至清,朱元璋是唯一一个,真正把全国到底有多少土地搞清楚的皇帝!

    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什么康熙乾隆,乃至于那个“摊丁入亩”的雍正,他们都没办法真正做到的事情,朱元璋办到了!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培养忠于自己的技术官员。丈量土地,必须得有知识的人才能办,而文官又不可靠,于是乎朱元璋干脆自己培养。

    从洪武二年起,他就开始下令治下各郡县,都建立学校,礼聘老师,培养清贫上进的子弟读书。读书优秀的学生,就会成为贡生,进国子监读书。

    久而久之,朱元璋自己培养的,与那些地主豪强没什么关系的技术官员,不就有了吗?

    在朱元璋那些觊觎厚望的学生们读书之际,朱元璋自己也没闲着。他开始用麾下大军的力量,清查人口——不让查土地,看看你家几口人总行吧?

    他还根据清查的结果,制成了户帖。每个户贴,都要写上清查之人的名姓,终生追究。

    这一步当然不算容易,朱元璋先建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再推广全国。他用了足足十年时间,才让帝国百姓们熟悉了户贴。

    这时候,朱元璋自己培养的那一批技术官员,经过十年的学习,已经可用了。

    于是乎,他利用这些技术官员,将每十户百姓编成一甲,从中选出一户甲首。每十甲为一里,设置一位里长。这就是里甲制。一里为一图,建立黄册,由朝廷存档。

    这一步,又是先建试点再推广全国,用了足足八年才建立了全国的“黄册”。

    有完善的基层组织,有足够的技术官员,还清查了全国的户口,接下来,朱元璋就该出大招了。

    查一查,这些土地,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洪武二十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