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对面是一条河,不远,大概也就一百五十米左右,河面上有一座窄桥,原主便是因为要去山上才会从桥上掉下来,记忆中,山上有很多能吃的野菜和果子,忘羡倒是不着急了,背着那些下水,带上面粉来到河边,三个小的自动把盆子递到她的手中,而后三个孩子便开始捡拾岸边的枯枝杂草。把下水清洗干净,带上孩子们回到家中,生火把猪油炼制出来,放凉装在油罐里,把那些心肝肚肺肠和一些现买的药料,一股脑的投放到锅里。洗手和面,准备烙出几张大饼。
清贫的日子随着她的到来倒是改善了不少,这段日子到山上确实让她找到不少的好东西,可惜了这些古代人不懂得怎样吃的食材,在现代却是需要花高价钱才能买到的,在心里叹了口气,突然间觉得好日子在后面。
云诺的家隔壁原先也有户人家,但那家人不知为何全部死了,大概是生病无钱医治吧,而最近的人家距离云诺的家也有大概一里路远,忘羡发现,云诺这个人很得村内人喜欢,虽然村里林林总总的也就那十几户人家,但无论男女老幼,对云诺的态度都很和蔼,看到她总是用一种长辈看待自家晚辈的眼神,而且陈大伯家的大虎哥不定时的便会背着一些杂合面送到她的家里,偶尔还会送来两条鱼,三个孩子跟陈大虎也很熟稔,总是大舅大舅的叫着。
把从山上采摘来的山货晒干,背着篓子带着孩子去了镇上,把山货卖了,还不错,第一次便赚了一两多的银子,把零钱都花了,买了些猪肉,顺便还多买了些下水,又扯了几块布料,都是粗布的,不算贵可以帮孩子们做衣服,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是补丁摞补丁了,村里的叔伯婶子大娘更是,看上去跟叫花子没两样,只是比乞丐干净一些罢了,回到家把猪油炼化装在罐子里,勤快的做了熟食和腊肠,虽然不多,但每家都能分到一些。
记忆中这里的冬天很冷,每家每户都是用炭火取暖,便生出了做火炕的心思,自己一个人做这些总是吃力的,好在陈大伯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后,便让大虎哥带上几位年轻的兄弟过来帮忙,院子里的土地被挖了一个鱼池,那些土按照她说的都拌上切碎的草做成了土坯,晾在一边。房顶上前些天漏出来的洞也被补上了,总算是不漏雨了,做完了自己家中的火炕,还帮着大家伙在村里的土山另外多做了很多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