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之后,季泽每隔三、五日去边河军营一次,剩下的时间就在驿站里陪萧靖灿和处理与京城的往来公文。
贞国攻破临源城的消息在赵国朝堂引起了巨大震动,曾经不可一世、踩在赵国头上耀武扬威一百多年的驰国,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游牧部落打到国破家亡?这这这太难以置信了。
于是,朝堂之上主战派与主和派又吵成了一锅粥。
四年前,驰国与赵国和谈之时,朝廷里的主战派分成了两拨,一拨主张联贞灭驰,一拨主张联驰灭贞,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让主和派占了上风。
而此次主战派却异常和谐,他们不再主张联合谁灭了谁,而是一致认为应该在两国鏖战之时,趁机抢夺驰国的边城。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如果赵国朝堂的龙椅上不是在座的这位皇帝,而是一位胆子更大的皇帝,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主战派的一方。
可事实上,季泽的皇伯父就是这么一位皇帝,他也许不胆小,但是他怕麻烦,一切破坏目前安稳生活的因素他都会下意识的排斥。
就连季泽将一个千载难逢、兵不血刃拿下燕京城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都要往外推一样。
所以,季泽一点都不担心朝廷会拿出什么切实可行的举措来应对目前的局面,而破坏了他与岳父大人之间的协议。
即便到最后皇伯父与太子扛不住了,季泽也不担心,因为,赵国的可战之力除了西军,只剩禁军,而禁军只听皇帝一人诏令,皇帝可以找各种理由搪塞,那么就只能征调厢军。
等厢军集结完毕赶到北境时,燕京城的归属也许早就尘埃落定了。
因为,贞国攻打燕京城的速度与决心,是赵国朝堂的那帮大臣们难以想象的。当他们在朝堂上争的面红耳赤之时,贞国大军已经完成了两次有效的攻城之战。
燕京城里一面组织抵抗,一面着手大皇子登基一事。
而同城那里,因为一直没有等到驰国皇帝及大军的到来,同城宰相府不得已只能听从燕京城新帝诏令,至此,燕京城与同城东西相望,终于达成了对贞国的统一战线。
贞国大营内,气氛有些凝滞。
不是因为战事不利,而是因为他们将驰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