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外侧曲轴不能回正,左腿bin模块供压不足,b3c1号供弹仓破坏,破甲弹缺失,爆裂弹缺失,钢制……”
“我靠,这小子也真够狠的啊……哈哈哈……”
“不能再大意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恐怕真的要输了。”
“嗯?还追呢?真当我是老头子了?先溜你几圈……”
一边“慌不择路”的逃亡,一边细数着刚刚所遭到的战损情况,再想到此时在身后猛追的包不平,林西是既无奈又开心。
无奈的是自己竟然真的阴沟里翻了船,让包不平趁机对自己穷追猛打,以至于在短短几分钟内,自己的ia就已经丧失了近半的综合损耗值。
不但各种类型的弹药储备面临严重缺失,就连整台ia也因为腿部的传动系统受损而变得一瘸一拐。
而他之所以开心,则是因为包不平刚刚对自己施展的一系列进攻,虽然看起来仍旧相当荒唐可笑,不但使用投掷武器近距离胡乱攻击,就连他仅有的近身武器---短柄光剑都被他当做暗器丢了过来。
可不管包不平的攻击方式有多么的可笑,但是这些进攻却真的达到了包不平的预期,尤其是这些进攻几乎都是针对火力型ia的致命弱点而施展。
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利用烟雾弹与震爆弹及时脱离了包不平的近身缠斗,并且趁机开启了备用视像系统的话,刚刚的交手,说不定真的就会变成最终的决战。
只不过林西虽然从包不平的陷阱中成功逃脱,但已经处于重度战损的林西却很难真正将包不平甩掉。
毕竟单论ia的机动能力,同样装配轻质纤维护甲的火力型ia虽然不弱,但相比于进攻型ia仍旧低了许多,更何况林西使用的这台火力型ia只是一台默认参数的基础型号,自然无法与胡小鹏专门改装过的暗夜剃刀相提并论。
善于潜行突击的暗夜剃刀,绝对是目前win所有ia之中机动能力最强的ia,甚至在胡小鹏看来,如果开启了暴走模式的话,或许和空战之王都有的一拼。
可为什么包不平却迟迟无法追上林西?反而任由林西放起自己的风筝?
或许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们两人在经验上面的差距了。
利用自己对进场位置环境的熟悉,依靠这么多年的经验选择最佳路线,从而让包不平根本无法真正近身。
利用手中的狙击炮进行移动射击,不断切换弹药类型,层层狙击着包不平紧追不舍的脚步。
这便是pvp对战之中虽然经常能见到,甚至在游戏中都早已不新鲜的放风筝战术。
或许对于许多人而言,“放风筝”不过就是带着对手到处乱跑,然后趁机放点冷枪,用以消耗对手的无聊操作。
而之所以说无聊,那是因为这种操作之下,不仅对敌杀伤力往往极为有限,而且弄不好反而会被对手打一个背身进攻,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典型范例。
再加上想要破解放风筝战术的方式简直不能再简单,因为想要破解,那就干脆放弃追击就可以了,只要没有了风筝,那么也就谈不上放风筝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对“放风筝”的最真实比喻。
就连真正的比赛场上,其实也很少能够看到放风筝超过两三分钟的战例,所以也就难怪这个明明很是亮眼的战术会沦为无聊了。
可事实上呢?放风筝可不想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
最起码对于真正的职业选手而言,如果放风筝真的毫无价值,他们也就不会在赛场上真正去使用了。
只不过奈何他们所能运用的战术绝不只有放风筝,再加上放风筝往往都是一种牵制手段,所以在达到目的之后,他们当然不会继续使用。
就如在比赛中需要去吸引敌人进入自己的陷阱,或者按照计划将对手切断团队联系从而逐个击破,那么放风筝自然就是不二之选。
但是对于那些非职业选手的游戏玩家,他们之所以觉得放风筝很无聊无趣,没有杀伤力,那也只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自身的技术限制,无法做到在快速移动的同时,对敌展开攻击罢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这些玩家们根本无法轻易掌控敌我之间距离,也无法拿捏不同选手在不同距离下的反应。
太近,留给对手的只能是自己的背身,弄不好就会从“放风筝”变成“猫抓老鼠”。
太远,则是有可能断绝了对手追击自己的欲望,使其过早的放弃了“风筝”的身份。
这是一项并不明显的能力,是通过经验与交战时的不断试探而得出来的结果。
无论游戏玩家的能力有多高,那么他们面对的也只是模拟器中的其他玩家,不需要了解他们的身份与战斗习惯,更不需要弄清对手的承受底线与敏感神经。
而这便是职业选手与游戏高手之间的区别,也是林西此时要给包不平上的另外一课。
一连数分钟过去,包不平还在身后穷追不舍,而林西也悠然自得的不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