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团队,选择直接突进。
如果这不是职业资格赛,而是联赛中的真正组队赛,或许没人会觉得奇怪,因为在常规比赛中,可以说每个俱乐部的战队之中,都会存在同类型的突击选手存在。
而他们存在的意义和目的,说起来也无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为了刺探敌情,摸清对手的行动路线以及对方的排兵布阵,而另一个,便是己方已经准备好了陷阱,突进是为了诱敌深入,可以将对手一网打尽。
但无论是刺探敌情还是诱敌深入,突进绝对是一种充满了极高危险性的举动,因为如果处理不好,那么所谓的刺探与诱敌,将会直接变成真正的羊入虎口。
所以往往担任这个任务的机型大多都是机动性较强的进攻型ia与空战型ia,甚至执行突进任务的选手并非是真正的孤军深入,而是两个选手之间的互有掩护,甚至是有节奏与规律的全团突进,绝不是脱离团队的冒然行动。
就像在in目前的队长熊天赐。
曾几何时,单凭慕康的空战之王ia,就可以凭一己之力将对手搅得鸡犬不宁,即便空战型ia无法对敌形成十分严重的有效杀伤,但仍旧可以阻止对手在开场时的快速集结,甚至可以在终场之前的决战时将对手的队伍打散,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争取对其逐个击破。
只不过in上下其实就没有人奢望过他可以像巅峰时期的慕康一样成为整个团队之中的突击手。
许博文太年轻,根本不可能像慕康一样有应对各种危机情况的经验。
当然,最重要的是,许博文的性格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并不适合突击手的角色,而这个缺陷便是在困境中的战斗决心与意志力。
很多时候,当许博文身边没有队友,就算他拥有足够的对敌能力,但他的执行力与对敌决心却相当低,尤其是当他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危机之时,求生欲并不强的许博文经常出现操作失误,甚至会产生放弃继续战斗的想法。
就像那时与保卫俱乐部对战之时,曾庆严在遭遇围攻的情况下,明明前去救援的许博文有机会将其救出,可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他却选择投掷烟雾弹来拖延对手的进攻。
尤其是在烟雾弹逐渐消耗殆尽,并且无法再次隐藏自己与曾庆严的位置之后,许博文因为长时间的紧张,意识也变得恍惚起来,不光是战斗的欲望降低,就连求生欲都是如此。
如果不是曾庆严是一位经验丰富,并且对许博文有所了解的老将,那么他也不会在许博文恍惚之时挺身而出,不断为许博文的空战之王抵挡袭来的轰炸与进攻,用一位老将的行动力与决心感染许博文,从而也让许博文坚持到了最后。
许博文的的问题,在in整只队伍的进攻与防守。
可这样的选手又岂是那么好寻找或者培养的?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这样的选手不禁要拥有不俗的团队意识,更要拥有超强的能力,如若不然,当初担当这一角色的人也就不会是win的王牌选手慕康了。
但即便是慕康,在当年也需要熊天赐为其掠阵,保证其周遭的安全,所以也就难怪在看到包不平单独突进之后,胡小鹏会忍不住暗骂了。
甚至胡小鹏在这一瞬间,竟然也开始祈祷起来,祈祷着包不平这家伙只是一时抽风,只是忘记了集合坐标,他可以很快折返回自己所在的团队当中。
毕竟这场比赛虽然是一场组队战,但面对完全陌生的队友与对手,当然是选择抱团进攻才是最佳的选择,就像此时与包不平同场对战的其他团队一样,选择共同进退,就算遭遇不测,那么也有队友替自己解围。
可事实上,包不平的突进却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止步,甚至他的行进速度也随着他更加熟悉这台ia后变得更加迅速。
并不宽裕的竞技范围,如果包不平此时驾驶的是一台经过改造的竞技ia,即便是速度并不快的防守型ia,那么在急速越野的情况下,要想从赛场一端到另一端,所耗费的时间也不过六七分钟而已。
所以即便此时包不平使用的不过是最为基础的制式ia,但要想在几分钟之内迅速接近对手,其实也并不困难,更何况双方进场的位置又是随机而定,所以仅仅是两分多钟,包不平距离最近的一名红方选手就已经不足几百米了。
而也直到这时,包不平的ia也终于放缓了行动速度,不再急于前进,而是将ia改为静默潜行的状态,缓缓跟着这台ia向他们即将集合的位置移动过去。
半分多钟后,红方的五台出现在包不平的视线之中,虽然他们五人呈分散的阵型,但彼此相距却并不远,大概只有百米左右的距离。
而按照正常的刺探任务来说,此时的包不平已经完成了任务,因为他不光发现了对手的所在位置,就连他们五人各自的站位与阵型,甚至就连他们搜索前进的方向都已经掌握,剩下的事就是来一场瓮中捉鳖,或者是请君入瓮了。
可谁曾想本应该撤退或者选择尾随的包不平,却再一次向走在队伍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