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的想法固然有从大局出发的意思。
但也未必没有私心。
对尼国妥协退让虽然有失国体,但对他们来说却无关紧要。”
杨浩然继续分析着,朝着孙景山意味深长的一笑。
“你生来富贵,虽然见多识广,但未必知道人间疾苦。
这些朝中大臣的背后,都代表着各自的势力。
稳定的国家会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国家一旦变动,会让他们的利益受损。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主张妥协退让的居多。
但对你而言,这一条路却是万万走不得!”
杨浩然语气严厉,孙景山为之身躯一震。
他只是当局者迷而已,但却不傻。
很快的恍然大悟,然后出了一身的冷汗。
“我明白了,多谢杨先生提点。
如果不是杨先生当头棒喝,我险些犯了大错!”
杨浩然笑着点了点头,一脸的赞许。
让孙景山成为国主,杨浩然并非是意气用事。
除了和孙家的交情之外,孙景山的性格比较中庸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且孙景山的能力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也绝不是无能之辈。
林杰在一旁却是一头雾水,显然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做为杨浩然的真传弟子,自然没有太多顾忌,不懂就要问。
“师父,你们在说的都是些什么?我怎么不大明白?”
杨浩然有故意考究孙景山的意思,笑着看向了孙景山。
“不如让孙家主帮你解释一下。”
孙景山赶紧点头答应,没有任何抗拒。
“现在华国刚刚发生变动,正是民心不稳,摇摆不定的时候。
虽然表面看起来一片祥和,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那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实际上各方势力也都在观望之中。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回到尼国纠结三国联军侵占达瀚地区的事件本身。
这种事情在姜维念时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现在我刚刚继任就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引起华国上下一致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