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扛着AK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万岁山千户所(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到了明中后期都督府连参政、议政的权力也失去了,由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变成处处受制于兵部的单纯执行命令的机构,还被一分为五。

    “啊?皇上叫我?”听到崇祯喊他,刘鸿渐一个激灵。

    如今崇祯宣布补发拖欠了半年多的薪俸,怎能不使这些老头开心,要知道对于这些顽固的老大臣来说,那半年的薪水一次性发放,可是一笔巨款了。

    这些寒门子弟齐齐的跪地谢恩,几乎所有的人都额头触地,誓言会秉公执法、衷心为国,为皇上分忧,人,只会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刘鸿渐一点不怀疑这群新人的忠诚。

    李邦华对于这个吴三桂也没什么好感,奈何目前来说他也没什么办法,京营经过多次战争洗礼,剩下的这点人,连北京城墙都摆不满,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刘鸿渐对着前方抖了个白眼,又回身跪下。

    然而崇祯只是刚开始有些微怒,随即就平静的让身旁候旨的小黄门拟旨,这让群臣分外诧异,连刘鸿渐也心中嘀咕,这不像崇祯呀。

    现在皇上锦上添花,刘鸿渐自然也十分开心的领旨谢恩。

    “朕闻你前些日子遇刺,你的发妻为了护你受了重伤,朕又闻你的发妻是我朝柱石孙承宗之孙女,孙督师满门忠烈,为我大明楷模,你的发妻也是巾帼不让须眉,朕心甚慰,敕封孙秀秀为三品诰命,以示嘉奖!”

    “朕命你重整京城三大营,着五军都督府,从北直隶、山东等地征兵五万,三成为纯火器营,所需兵器等一切物资爱卿可找户部、工部商议。”

    群臣也是激愤异常,那些官场新手们甚至有人直接建议罢掉吴三桂,听的刘鸿渐暗暗咋舌。

    接着随堂太监王二喜宣读了崇祯的中旨,宣布要给所有官员补发拖欠的俸禄,王二喜刚宣读完毕,除了那些刚出茅庐的职场新秀,其余老大臣们个个左右看看,满脸的喜意。

    新任兵部尚书李邦华脸色看不出任何的喜庆,上前一步,跪地奏事。

    事实上即使是两袖清风的文臣,为了往上爬,也没少给崇祯使绊子。

    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些新手们不知还得跳多少次坑,才能如朝会上的那些老头们般个个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要从速,要加紧训练,粮草什么的朕都会全力支持你,朕要的是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队!”

    而明朝官员的俸禄又是出了名的低,国库空空如也,薪俸欠发半年以上,本就拮据的大臣们也是天天饿的前胸贴后背。

    “安国伯听旨!”崇祯皱了下眉头,这小子怎么永远一副睡不醒的模样,难道朕的朝堂这般让人困倦吗?

    朝会上崇祯首先发言,夸奖了包括户部、吏部以及安国伯刘鸿渐在内的众多官员,然后又勉励刚刚步入仕途的寒门子弟,只要他们一心为大明办事,必不会亏待他们云云。

    刘鸿渐却蹲在皇极殿门口快睡着了,敢情皇上所说的大事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吗?

    “李爱卿止步,朕有旨意给你!”崇祯沉声道。

    崇祯就是这么个性子,没太多城府,高兴愤怒都写在脸上,虽然早知道吴三桂有问题,但目前他是真的没办法。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哦?李爱卿有何事奏,快快说来!”对面前这个以严苛、刚正著称的李邦华,崇祯也是有些头痛,这厮可是谁的面子都不给的,但据刘鸿渐说,兵部就缺这么个人儿。

    崇祯刚说完,李邦华随即大喜,看来皇上也知道问题出在哪,正准备领旨谢恩,崇祯随即又说道。

    崇祯看起来心情极好,端坐在宝座上面色颇为平和,也难怪,铲除了贪官,国库也充盈了,满目疮痍的祖业,如今重新焕发出青春,崇祯大帝现在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安国伯?”李邦华面色激动的退下后,崇祯大帝见刘鸿渐貌似倚着门框睡着了,于是假装愠怒的喊了一声。

    李邦华随即又面露疑色的跪下。

    第二天早朝,特地被崇祯点名要来的刘鸿渐磨磨蹭蹭的又站到了武勋末尾。

    鸿门宴行动后,能留在这里的老大臣大都是一清二白的老顽固,如果以为这些老爷爷都是一心为民为国的众臣的话,那说明你也只是个菜鸟。

    现在的他在朝会上仿佛是个异类,朝会上他几乎不发言,也不对任何人发起责难,似乎一切与他都不相关。

    “哼!这个吴三桂,朕前些天不是才给了他们二十万两吗,这才半个月又来索求,简直……”

    对于后半句崇祯着重强调。

    皇上估计也是没办法吧,没兵呀!李邦华想到此处摇头叹了口气起身准备回班。

    “皇上,臣有事启奏!”一个高亢的声音打断了朝会里许久不见的欣喜气氛。

    朝会上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