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唐大农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关市集镇(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探马来报,前方一百里就进入洺州的南大门邯郸县了,这一带没有人家,诸公要忍一忍,一口气走完这一段,到了邯郸县境内再歇息。”李世民向诸多赶来参加洺州建国仪式的朝臣们道。

    “此处乃中原腹地,为何百里不见人烟?”有不解的朝臣询问道。

    李世民有些郁闷的道,“洺州富裕,百姓们逐富而居,在朝廷对洺州的户籍限制还没有批下来之前,附近居住的百姓,就已经迁到洺州去了,而且,不止是交界这里,整个河南道今年流入洺州的人口都不少,目前洺州户籍册上虽然只有二十多万户,七十万左右的人口,但实际生活的洺州的人口,其实已经超过百万,几可与长安相比。”

    超过百万,其实是李世民报出来的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他这只是算了在李唐户籍上流入到洺州的人口。

    而事实上,八月以后,林豹几乎每天都以几十户,过百户的速度往洺州输送逃户,隋末以来,战乱多年,夺在山中的逃户可是不少,如果加上高句丽,新罗,百济等等陆陆续续送过来的大批量劳工和女婢,和来洺州读书,陪读的各国贵族,以及一些游学的读书人,实际生活在洺州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百三十万,妥妥的超过长安。

    “朝廷这般放纵洺州,也不知是福是祸。”人群中,许多人感叹道。

    闻言,李世民也是眉头紧锁,他何尝不是有这样的担忧,才想着抓住机会多来洺州看一下,了解情况呢!

    马车在霜冻的道路上吱吱呀呀的走着,被限制乘坐在马车里的刘黑闼不时的会掀起车窗帘子看一看窗外,即便寒风会灌进他的衣领,他也毫无所觉,因为,能够再度踏上洺州这片土地,他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连续赶了一整天路,大家的腰背都快被马车颠散架了,队伍总算是来到了一座关城前,这是去年底的时候,李唐朝廷专门为了收洺州从陆路向外地运送的商品的税收所建造的,现在,这里已经很热闹,形成了一座关市,然而,却只是一些仓库,或者歇脚的茶饮铺子,连客栈都没有。

    李世民没有下令队伍停止前进,这让随行的大臣,甚至他的王妃长孙氏都比较意外,借着在车辕上帮三岁多的二子李泰把尿的机会,长孙氏向李世民问道,“夫君,车队都走了一整天了,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关市,为何不停下来歇息,几个孩子们都闹腾的很呢!难道要连夜赶路吗?”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之前探马来报,洺州那边安排了人来边境迎接,我们这边还是太简陋了,等过了这关市,到了洺州地界,他们会安排地方咱们歇息的。”

    闻言,长孙氏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等到车子钻过了城门洞,她的目光能够向前看到更远的地方的时候,顿时一阵惊讶。

    那是成排的砖瓦房屋,至少都有一丈多高,有的甚至是两三层的阁楼,一种宽阔的青灰色的石板道路,直接延伸到了关市这边来,马车轱辘一走上这石板路,顿时就不再感觉颠簸了,只是听的到一些响声。

    她并没有仔细看地上,没有发现这种她以为的青色石板并没有缝隙,因为,那是水泥路面。

    她的目光所看到的地方,是洺州设在税收关卡前,专供走货的商人歇息的集镇,在洺州与河南道交界的三个县中,至少有八九个这样的集镇,设在所有李唐设置了关市的通道前方。

    集镇上面有宽阔的街道,各种卖吃食和小店,以及数十家规模不算小的客栈,与李唐这边百里无人烟的景象相比,反差太巨大了,仿佛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一般。

    此时,在集镇前的道路两侧,真有两三千穿着统一服装的洺州军人列队相迎,他们的身姿很挺拔,脸上干净,鬓角和下巴上一点胡须和杂毛都没有,显得很年轻,他们穿的好像并不厚,但却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感觉寒冷的样子,长孙氏知道,因为他们有棉制的秋衣,羊毛线衣,以及能够遮挡寒风的,叫做妮子布料的外套。

    看到李世民过来,负责迎接他的冯智戴和王猛立即就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秦王殿下远来辛苦,我等已经奉于都督令,在镇上准备好了下榻休息的地方,还请殿下和诸位一同随我等进去入住歇息。”冯智戴向李世民抱了抱拳,然后向集镇方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王猛属下配制的十二辆边斗摩托车立即发动,向集镇宽阔的道路上驶去,为他们驱开一些人群,开辟出一条道路。

    “这车?”

    李世民疑惑的指向每一辆都有一个拿着高音呐叭坐在边斗里,向群众喊话避道的摩托车,疑惑的道。

    这种能发出轰鸣声的车子,可是他之前没见过的,而且,围观在集镇街道两侧的百姓,可并不是来看上面朝廷的队伍的,他们就是看洺州军的边斗车的。

    闻言,站冯智戴另一侧,同样伸手向里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的王猛接话道,“这叫边斗摩托车,是我洺州武警消防部队配制的一种新装备,秦王殿下不用太惊讶,在阅兵仪式上,您会知道它的性能的。”

    “可是,我带了马步共六千军士,还有朝堂诸公和随从,合共七八千人,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