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头给抢走了。”李阿姨回忆起了从前。
李叔没插话。
他刚跟李阿姨结婚那会儿就听李阿姨说过这些旧事。不过,那会儿李阿姨可没那么平静的语气。那时候老爷子还没去世,老爷子的几个堂兄弟也都还在。他记得是老爷子某个堂兄弟家的孙辈中有人结婚,送来了请帖。老爷子直接把请帖撕了,发了好大的脾气,又旧话重提,说到李阿姨少个把,不是个儿子。惹得李阿姨也跟着怒火上涌,父女两个当场吵了起来。
李阿姨回家了还碎碎念着一些他们家的陈年往事。
她出生得晚,那会儿老爷子不光早跟堂兄弟们分开了,他几个妹妹也都出嫁了,大女儿——也就是李阿姨的大姐——也都开始工作了。李阿姨都没怎么见过那些远亲,只是听老爷子和老太太,以及她三个姐姐提起这些,语气中多有愤懑,讲的事情也是他们怎么仗着人多欺负他们家的。
李阿姨所知道的过往,都是道听途说,所以每次讲起来总有些微妙的差别。
说什么“白米饭”、“稀饭”的,其实李阿姨出生后,她家里条件就没那么差了。那都是她三个姐姐的童年。
李叔对此也不在意,并没有深究。
“……你也知道,我大姐比我大了快两轮了。二姐、三姐也是比我大好多。”李阿姨感叹道,“大姐结婚,二姐很快也工作了,三姐住校读书,没多久就毕业了,到了外地工作,好几年后才回来……”
因为年龄差,李阿姨说是有三个姐姐,但她童年、少年时光里总是一家三口,只和父母住在一起。
三个姐姐回家的时候,总会给她带些东西,让她开心一阵——只有一阵,因为老头子这时候总会煞风景地说一句“给个小丫头片子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虽然那后面会跟一句“你管好自己家里,你家里还有小的呢”,但李阿姨那会儿只听到前半句话,就已经跟被点燃了的炸药桶似的,根本听不进后半句话。
她讨厌父亲挂在嘴边的嫌弃话,总跟父亲吵架。
她偷偷摸摸给自己改了名字,又是一场大吵。
直到结婚,离开那个家,她才觉得心情舒畅了,不用再面对父亲那张板着的老脸了。
父亲去世的时候,她都没怎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