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魏小范在华京(第一更!求订阅!)(2/2)
转了几个小时,一家人各买了一两套衣服,挤出满身大汗之后,才笑眯眯的坐车回家。
本来魏小范是让他们在百货公司的食堂买票吃饭的,可爸妈都是农民出身,中午吃了那么贵的菜,已经很心疼了,哪里可能再浪费?
包括买衣服也是这样的,本来魏小范的妹妹想要多买一条笔筒裤的,可是妈妈直接就呵斥着她放手。
也就是五个小孩儿多买了一套,其余的大人就一套衣服。
现在家里并不是没有钱。
弟弟妹妹不知道,可魏小范回来的第一天晚上,就拿了10万块人民币给父母。
现在第三套的人民币最高面额就是10块钱,10万就有一万张、一百捆,直接就是一个大皮箱才能装下了。
所以拿出来的时候,魏小范的父母吓得心脏病都快发了。
那个年代的人,生孩子一般年龄都不大,二十来岁就结婚生子的很多,像是魏小范的父母,父亲才55岁,母亲才53岁,现在都不算大。
可这也禁不住满满一皮箱的钱放在眼前啊!
他们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以前魏小范一两千、三五千的,就已经让他们心跳加快了。
自从去年,魏小范说自己当了明星,还把一些剧照和宣传画给他们看了,然后连续几次寄了好几万人民币回来,还是让他们心里发抖,生怕魏小范赚钱太多惹上祸事儿。
只不过呢,儿子现在已经是香江人了,市里的干部说,他寄钱回来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关系,他们这才开始大肆修建了几套房子,成为了全村,乃至周围十里八乡的民众们严重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如今儿子回来了,却忽然摆了一皮箱的钱放在面前,他们没有晕过去,都是多亏了前几年魏小范汇钱回来的熏陶了。
魏小范回到华京家里的时候,就有人给他搬来了一个巨大的保险柜,他兑换来的钱就放在了里面,其中还包括了殷俊的50万美金。
虽然来送保险箱的人,一再让魏小范把美金兑换成人民币,但这钱是殷俊拿去沪海挖人的,他可不会动。
保险柜是附送的,那边的经理是魏小范的影迷,听殷俊说起这个,他二话不说就白送一个,反正在内地这东西也不值钱,单位里面随便顺一个出来算作报废也不奇怪。
本来魏小范是不愿意这么做的,觉得这样好像和家人有些见外。
但殷俊告诉他,这保险柜是防小人不防君子,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犯错上面,如果等到犯了错,那么亲情就没了;只有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这样才是真的让亲情持续下去的最好做法。
然后,殷俊又告诉了魏小范,千万不能对父母、弟妹说自己赚了多少钱。
许多家庭没钱了还没有什么,但有钱了往往就是大吵大闹,分崩离析,如果魏小范要这么说出去,肯定家庭没有安宁的。
没办法。
魏小范没读多少书,但他知道殷俊不会害自己,所以也就只能接受了。
保险柜里面还剩下多少钱,也就只有魏小范一个人晓得。
魏小范的父母是老实人,现在魏小范在港苔的受欢迎程度,没有几个人知道,所以他们可没想到儿子挣了多少钱,以为他着客套话,实际上魏小范怎么看不出来,他们是想要魏小范这个爱国侨胞,多多的捐赠一些东西,也算是为祖国做贡献。
关于这事儿,殷俊也早就想到了,他告诉魏小范,千万不要轻易答应承诺。
虽然衣锦还乡不做好事儿,显得有些不厚道,但总比你胡乱许诺之后,却做不到更好。
抛开捐赠什么的不提,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面,魏小范虽然也想早点找个好媳妇儿,早点生儿育女,但一下子面临这么多的选择,他有着眼睛都要挑花的感觉。
就连魏小范在香江和宝岛磨练那么久的眼力,也至少看到了十几个非常出色的女孩子,不论身份地位的话,配他是绰绰有余。
可是,魏小范又不愿意显得那么的功利,毕竟他也知道,这些媒婆为什么前仆后继带着女孩子们来相亲的原因。
选一个出色的女孩子来做终身伴侣,那是肯定的,但如果能不是这么的功利,那更好。
一时半刻选不出来,这事儿其实也没有那么着急,关于怎么来帮助一下乡里乡亲的,也更不着急。
魏小范心里着急的是另一个事情,眼看着时间就这么在相亲和应酬之中耽搁,他终于是等不及了,和父母说了一声,直接就带了一个大箱子,坐火车往沪海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