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博浪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6章 该来的终于来了(4/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大好,他很清楚,这是自发行为,目前阶段博浪没对这方面做安排。

    因为他还在等一个时机。

    等那个六月初的棱镜。

    只有那个时候才能掀起更大的风波,才能最大化博浪的利益,才能让博浪承受很难想象的外部压力,从而可以让博浪展现出更强的领头作用。

    不说完成工业产业链升级,只是一个单独的半导体工业产业链的大规模国产替代,也不是博浪一家能单独扛起来的。

    这需要海量的国产公司自愿参与进来,甚至是主动的去完成实验室技术商业化、产业化。

    而要达成这个,从温良两辈子的经历来看,必须得有个强大的外部压力。

    原因嘛……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

    西方巨头企业在全球的销售策略一直都使用着简单的原理。

    如果该地区有同行,那么开发制造出更好规格的产品后实行不计成本的倾销,完成对同行的打击。

    典型的例子是可口可乐。

    如果该地区没同行,那么厂商一般是两种方式,技术门槛高的不卖,技术门槛稍低的自主高定价。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太多了。

    两种大方向的类似策略,让很多行业在国内根本做不起来,倒是互联网应用行业反而依靠国内比较特殊的网络环境做起来了。

    在工业这个领域,国内基础弱,发展晚,投入大,门槛高,尤其是涉及到前沿科技的类目,更是如此。

    所以大多数顶多能做做下游。

    供应链都做得不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手机上其实有无数种非核心的小芯片,是非逻辑芯片的那种元器件,这玩意国内不是没有人做,毕竟门槛不算高,不过国外供应链低到几分钱一颗。

    而在中上游做得就更少了。

    一方面是门槛变高了,投入变大了,另一方面是……存在代差。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恼火的现象,有那么几家公司敢去做,然后发展太晚,工艺制程又落后了两三代,成本还居高不下,于是屁竞争力都没有。

    久而久之,就没关注这些真正做起来会很有竞争力,很能在全球市场疯狂挣钱的行业了,剩下的玩家基本是欧美主要国家。

    毕竟商业商业,没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