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问题都需要具体分析。”
“按照你给的环境, 默认他家境不好,对吧?”
苏俭点头。
温良接着说下去:“站在我的角度, 我认为他设想的可能性应该分阶段与方向。”
“在没有稳定的解决自己与家庭的生存问题之前, 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
同时,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高中母校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比如尝试建立可行的、稳定的考高分学习纲要之类的体系。”
“如果个人发展非常好,比如像我这样轻易就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那么可以做多一点, 给家乡‘种树’。”
“有句话我很喜欢,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终点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家乡摆脱贫困。”
苏俭不由竖起大拇指,连连点着小脑袋:“优秀。”
…………
…………
将苏俭送上酒店的车,温良走去了行政办公楼。
这次没去校长办公室。
而是被校助李正引到了一个会议室。
校方领导全在。
温良也不磨蹭, 在对应位置坐下。
彭新一最先开口:“温良同学的发言让我们振聋发聩, 可惜今天这个场合不适合, 浅了点。”
旁边的张振刚接过话头:“是啊, 温同学的观点很独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要想尝试什么样的可能性, 我们这些学校的管理者也要想怎么才能不辜负国家和人们的期待。”
又说:“这方面也是我们没能完全通气, 对温同学的介绍有失偏颇。”
这种场合,也是免不了一些场面话。
温良当然无所谓那些大家其实心知肚明的安排。
发言主题方向虽然有默契,但话是从他嘴巴里说出来的, 也是他的一些真实观点。
现在其实是皆大欢喜。
温良轻松的应付着:“勉强抛砖引玉, 我对人文社科方面知之甚少, 希望能慢慢被完善。”
然后, 居中的王迎軍开口一锤定音:“教育无小事,温同学提出来的观点我们会好好研究。”
温良应了声。
王迎軍对温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