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采草贼vs神捕少年郎(第35章 36)*(3/9)
因此,这些话还是聂功成教他说的。
为的就是说服沈墨,并且让沈墨早早筹备他们之间的婚事,以便他和聂功成实施他们的复仇计划。
这番说辞,聂语堂在聂功成面前也已经说了好几遍,直到聂功成说毫无破绽,丝毫不似作假后,才算过关。
只是,聂语堂却不知道,同样的话,在不同人面说时神情语态都是不同的。
在沈墨面前,纵然他表现得再镇定,再从容,可是神情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心慌与不安悉数纳入沈墨的眼底。
沈墨早就发现了他在说谎,只是当做不知道罢了,并没有拆穿他,且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走。
不论媳妇儿有什么目的,婚事总归是跑不掉的。
至于媳妇儿有什么目的,总会知道的不是?
论起心机,谁也深不过沈墨,至少聂语堂远远不是沈墨的对手。
很多时候,聂语堂的心思沈墨只要一眼就看出个七七八八,反观聂语堂,永远都看不出沈墨的心思。
-
正堂
杨县令正在与阔别三年未见的聂功成寒暄。
“聂兄,你这三年究竟去了哪里,竟然一趟也未曾回来。”
身着一身朝服的杨县令,摘下自己头顶的乌纱帽放在手边,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杨县令与聂功成从儿时便认识,那时他们两家还是玩伴呢,可谓是从小一起长大。
后来,杨县令在南余做了官,聂功成去了京城,二人也算是各奔前程。
直到十六年前,聂功成突然从京城回到南余,怀中还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孩儿。
那时,杨县令还以为这婴孩儿是聂功成的儿子,经聂功成解释才知并非如此。
这婴孩儿是聂功成已故故人之子,因双亲不再,由他代为抚养。
至于已故故人是何人,聂功成并未提及,杨县令也从未多问过一句。
到底是父母官,杨县令也是个心思热忱之人,见这孩子孤苦,所以总是会帮衬着聂功成些。
捕头的公务是他极力举荐给聂功成,俸禄虽然不多,但是糊口过日子总还是可以的。
并且在聂功成当差的期间,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