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回春堂的周大夫做副院长,代表民间势力,也就有所平衡。
这医学院招收年轻人为学生,不论是男是女,皆可来考。太医院的太医们每旬会轮到一次,前往太医院授课,不必精深内容,只要实际一点的。医术好的民间大夫们也可以应聘老师一职,皆有优厚补贴。
还是那句话,诸葛盈舍得花银子。
这医学院,一时半会自然是不能建构起现代医学体系。小秦便可派上用场,他已经被诸葛盈说了挺久的那一套,大可传授开来。医学院还会时不时与民间医馆交流医术。除了教学任务外,老师还会带着学生研发更多有效的药。
比如之前秦院使弄出来的半成品百毒丹,成功是可以复刻的。只是秦院使后面心灰意冷,没再捣鼓了而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定蓟公主对这什么医学院是真上心了。所以即便是那些敝帚自珍的太医们,心里也打起了算盘。
诸葛盈拨了银子出去,改造起了那处府邸。前几日就已经全部安排好。今日是招考学生的日子。
秦院使和周大夫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不少家中本就有些医术底子的,都带着孩子来考了。考不上再说嘛,没准就考上了呢,到时候也去太医院端铁饭碗。
医学院事忙,诸葛盈让包桐暂时打理这里,还安排他与京中的慈幼堂对接,若有八岁以上的孩子,不论天资,也可以送到这边来学医。这些孩子命苦,能多一条路就多一条吧。
那边果然也很是愿意。有些年纪小的,见哥哥姐姐都能去,还去求管事他们可不可以也去,包桐安慰他们这个医学院一直都会在的,等他们长大些,到了八岁,一样可以去。
诸葛盈看着眼前牌匾上的“大同医学院”,忍不住弯唇笑了笑。
孩子那么小,多是父母长辈陪着送过来的。下限是八岁,可上限却没有,如果你有恒心,有毅力,想学东西,就是五六十岁也可以来。今日的考试后会按照学生水平分班,像慈幼堂来的那些小崽崽们,此前没有接触过任何医学有关的,就会分配在比较基础的班级上课。
陆陆续续地有人带着孩子进去登记了,诸葛盈特意交代过,要走亲民路线,学院装潢不必精致,但一定要亲切。
诸葛盈带着包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