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胞、对分子结构的如蛋白质高温失活变性等。
而在这个世界,在“生命力”的强化下,这些方面的影响,都被降低了。
也可以说提高了上限。
可以具备更高的体温而不影响体内稳态。
事实上,也不仅仅是羽飞龙,他所演化的所有恐龙,即使是没有风元素相关的巢龙,都因为气囊的存在,而逐渐形成了类似的散热机制。
呼吸频率加快。
但是,地行发现了一些异类——
这些巢龙,在身体大型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呼吸加快,也体表散热也没有发展,甚至,还反向发展了——呼吸变缓,甚至,它们的肺部和气囊都略有萎缩。
出现这些状况的,并非本应理所应当的沼龙,而是鳞翅飞龙。
是那些没有演化风元素相关标签、反而演化了“变形精灵”们的适应性生命力的鳞翅飞龙。
这点,让地行十分诧异。
按理来说,鳞翅飞龙出现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
毕竟,鳞翅飞龙们的振翅频率更高——尽管地行尽量提高了它们的翼展面积,也想办法把它们的平板翅演化多了几个可活动关节,更接近翼飞龙和羽飞龙。
但是,随后,他确认了一个状况。
那就是“空气交换”这个行为本身。
它们的呼吸系统、能量系统,发生了变化。
之前地行也想过,呼吸的存在,是因为细胞“习惯”了以氧气为原料的能量转化方式。
如果可以改变为无氧呼吸或者其他的能量转换系统,会如何,他甚至和专门让沼龙去演化这一方面的能力。
然而,他没想到,是鳞翅飞龙率先向着这一方向迈进。
地行发现,它们的体内结构中,几乎每一处都遍布了生命力,有着生命力流转。
而相较于其他生物,它们身体的每一处生命力,却在时时刻刻不断地消耗着
最终,通过血能波动的监测和感知,通过比对,他确认了。
这些鳞翅飞龙,正在以“呼吸生命力”的方式替代了一部分“呼吸空气”的过程。
当然,也可以表述为“吸食、吞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