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你祖母的。”
程笙不再说什么,上了炕。
邱氏推了推炕桌上的匣子,道:“你四婶婶送过来的。”
程笙打开匣子,看着匣子里的绢花,也叹了口气。
若是一家人像这样和和气气地在一起,多好啊!
※
郭老夫人打了个盹就醒了,她问当值的珍珠:“二太太和四太太醒了吗?”
“没有!”珍珠在一旁打络子,忙放下了手中的络子道,“您这才躺了不到两刻钟。”
郭老夫人“嗯“了一声,目光落在那大红的络子上,见那络子打得十分精致,是她没有见过的样子,笑道:“市面上又开始流行新的络子?”
“不是。”珍珠笑道,“是跟着春晚学的,春晚说是前两年四太太告su她的。如今院子里的人都在跟着学呢!”
从前寒碧山房冷清,大家循规蹈矩地过日子,不敢有丝毫的逾矩,这些新颖的东西自然不敢往郭老夫人面前带。如今郭老夫人住进了汀香院,院子里的花据说四季不败。就是这大冬天的,屋里也摆放着蜡梅、茶花,见郭老夫人什么也没有说,大家的心思也就都活了起来,不仅跟着春晚她们学着打起了新络子,就是在不显眼的地方,也有人会悄悄地簪朵花了,大家行事之间都觉得轻快了不少。
郭老夫人望着头顶的帐子没有说话。
珍珠顿时惴惴不安起来,正想悄悄地收了络子,郭老夫人突然吩咐她:“你去把前几天给我下的那些帖子都搬过来。”
她忙起身应“是”。指使着两个丫鬟把一书篓的拜贴拿了进来。
郭老夫人就让她们按品把拜贴都清理出来。
珍珠和两个小丫鬟清了快一个时辰还没有把请帖清理好。
周少瑾和邱氏、程笙过来给她请安了。
“您这是要做什么呢?”邱氏看着几个丫鬟忙得满头大汗。奇道,“要不要我们帮忙?”
郭老夫人想了想,道:“你陪我坐会,让少瑾和阿笙帮着清理去。”
邱氏见都是些亲朋故旧的拜贴。知道这是个熟悉程家人脉的好机会。程笙知道了对她也有好处。逐笑吟吟地服侍着郭老夫人喝着茶,任由周少瑾和程笙去清理那些拜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