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昨天是什么时辰到的?是从天津下的船还是一直走的陆路……”她连珠炮似的问着,还要撸了手上戴着一支碧玉手镯给周少瑾当见面礼。
周少瑾辞了又辞,还是李氏开口劝她,她这才收下。
黄太太却一直盯着周少瑾耳朵上的黄色蜜蜡珠看。
就连李氏都发现了。
黄太太笑着解释道:“我看二小姐的这耳坠好像不是素面的?”
周少瑾笑道:“你没看错。我耳朵上一颗珠子雕的是麻姑献寿,一颗珠子雕的是四季平安。”
黄太太奇道:“怎么会雕了这些?这么大粒的珠子,多可惜啊!”
周少瑾笑道:“这原是九如巷郭老夫人念珠上的珠子,她老人家佩了很多看。后来我有次受了凉,程家大夫给我用了好几一副药都不见好,郭老夫人就让人把那念珠上的两颗蜜蜡珠下下来给我做了对耳环。说来也巧,我戴了这耳环没几天病就好了。这次我保定府,老夫人叮嘱又叮嘱,让我路上一定得戴这对耳环。我也很喜欢,就一直没有取下来。”她说着,就要娶下来给黄太太看看。
黄太太忙道:“不用,不用。还是二小姐戴着好。”
既然她不好奇了,周少瑾也就不麻烦了。
谭太太一听来了兴趣,忙道:“那郭老夫人待人怎样?听说她生了三个儿子三个都是进士,长子更是做了内阁大臣?”
周少瑾想到郭老夫人的样子就笑了起来,点头道:“三位舅舅都是学识渊博之人。”
黄太太也不甘示弱地问起九如巷的事。
能说的周少瑾就说,不能说的就打个马虎眼过去。
商嬷嬷进来道:“二小姐,那些护卫等会就要启程回金陵了,打头的秦扬说要进来给您磕个头。”
秦扬是秦大总管远房的侄孙,这次就是由他带护送她到保定的。
周少瑾笑道:“那倒不必。他这一路也很辛苦,让他进来一趟也行,我有赏赐给她。”
商嬷嬷笑着去了。
周少瑾向黄太太和谭太太道歉,去了厅堂。
谭太太和黄太太都不由心中一凛。
周少瑾一深闺弱质,程家就算是担心她,派了人送她到保定府,就算是要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