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0章 新闻卖点(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候,岂不是要浪费更多的功夫?”

    刘士卿一声令下,银河实业调集了精兵强将,开始在总面积达到了五百多亩的草场上,实施动工。为了赶时间,这里的建筑都是采用简易建筑,用彩钢作为主要的建材,修建简易房。与此同时,大批的安保人员也开始进驻这里,军方也调集了一个加强团,携带着坦克、装甲车还有武装直升机,驻扎在距离仅仅五里之外的地方,随时准备对这个地方实施火力支援。

    陈德彪、洪大磊、金大龙三位上将部长还有他们的副手聚在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刘士卿的话不能全信,毕竟他跟郭倩蓉都没有相关的侦查和反侦察知识,对他们的判断只能半信半疑。针对大爆炸事件的调查还是要进行下去,还要继续深挖,当然,前提是不干扰刘士卿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第一个,将在美国出差了半年多时间的王泽伟重新调回了国内,顶替王泽伟留在美国的,是银河实业投资部几个年轻人。相比起王泽伟拥有的巨大权力,这几个年轻人只能保持跟美国人的接触,倾听美国人的意见,不过真要是想做什么,却是丁点权利都没有,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请示国内。

    “不过明知道是一回事,真要是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单兵防护装备最难以克服的就是能量的来源问题,我带着人试验了数以百计的蓄电池,但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不是体积太大,不方便携带,就是容量不足,不能够提供充足的电量,维持单兵防护装备的工作。士卿,你知不知道一想到你时刻都有可能面临着被人刺杀的命运,而我的研究却没有丝毫进展,我的心就像是被毒蛇撕咬一般,钻心的疼。”

    作为草原的一部分,地广人稀是这些地方的典型特征,而且这里地形开阔,非常适合对周边区域进行监控,防止有人秘密潜入。

    n向银河实业提出了采访刘士卿的要求,希望刘士卿谈谈他对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决定,有什么看法。银河实业公关部婉拒了n的要求。刘士卿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过银河实业安排了王泽伟接受n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如今,瑞典皇家科学院竟然做出一个如此昏聩和不理智的举动,不能不让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决定有些难以接受,就连很多西方国家的民众也都觉得瑞典皇家科学院走了一步晕到不能再晕的臭棋。

    刘士卿下了决定,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刘士卿盘算来盘算去,觉得无论是在银河演艺园区,还是在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寻找未知物质,危险性太大,真要是再弄一次大爆炸,十有八九还是会把军方的情报人员给招来。故而这事除了要跟军方事先打好招呼之外,最好能够找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做研究,就算是爆炸再剧烈,也不至于影响到别人。

    全自动智能实验室重建好之后,刘士卿和郭倩蓉开始入驻,着手建造机器人。由于有了制造威廉的经验,再加上这次造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做研究,不是用来蒙蔽世人的,他们的外形不要造的那么精细仿真,如此一来,进度要比制造威廉的时候快了许多。当初为了把威廉造出来,刘士卿、郭倩蓉两个人,有的时候,还要加上杨诺婷,前后一共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次,用了三个月时间,一共造了十二个仿人机器人出来。

    这次得知刘士卿又要在原址重建全自动智能实验室,陈德彪大急,派自己的机要秘书过来跟刘士卿交涉,劝阻刘士卿最好换一个地方,即便是非要在原址兴建,也要在揪出来大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才行。

    在这场采访中,王泽伟有一段被后世广为流传的话,“我个人认为瑞典皇家科学院之所以无视事实,不将诺贝尔奖办法给我们刘总,大概是怕破产吧。大家都知道我们银河实业很多科技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如果每一项科技都可以得到一次诺贝尔奖的话,至少也能得到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真要是全发,我想诺贝尔先生当年留下的那点资产,非得被掏空了不可。我个人很理解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举动,就像我一样,有的时候,为了省钱,总是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一时间,瑞典皇家科学院不得不面临着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舆论的压力,而这个压力,很多都来自于美国、欧洲等地。

    银河实业在全世界搞有差别的销售战略,这让很多西方国家的民众都觉得愤愤不平。不过这完全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许多跨国企业经常做的事情,就像银河重工涉猎汽车产业之前,外国的汽车制造厂商在华夏国内推出的车型很多都是在美欧等市场淘汰的车型。撇开感情因素不谈,这完全是经营策略的范畴,这个原因不能成为抹杀银河实业技术优势的因素。

    一个月之后,全自动智能实验室恢复原貌,这次重建,刘士卿很干脆的将全球卫星信息监控处理中心给去掉了。在眼前这个阶段,全球卫星信息监控处理中心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留不留作用不大,何况,全自动智能实验室就那么大的空间,多一台设备,就会挤占宝贵的空间,这对下一步大批量制造机器人是非常不利的。

    郭倩蓉摇了摇头,“士卿,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