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是傻子,邵若涟话音刚落,韩国方面的代表就站了起来,“邵女士讲得很有道理,确实安全问题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轻忽的。我代表韩国一方,向在场诸位,郑重发出倡议,由太空基地所有的股东共同成立一个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拟定一个标准出来,作为任何产品进入太空基地的准入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才能够获得进入太空基地的许可。”
邵若涟说道:“各位先不要忙着表态,等我把话说完。我个人认为,成立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委员会,不是不可以接受。然而问题是这样做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外行管理内行,外行指挥内行。
当然,美国的fda无论多么严苛,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本国的制药企业、食品公司是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他们不可能制定出来一个就连本国企业都无法达标的标准。再加上一个fda认证周期做下来,花费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高达数亿美元之多。
邵若涟说到这里,眉目流转,扫视了一下台下的贵宾们,最后又似有意似无意地看了刘士卿一眼。后者把手藏着绝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位置,朝着邵若涟做了一个ok的手势。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是美国国务院保健与服务部的公共健康服务署下属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的fda认证,另外一个是欧洲人推出的汽车排放标准。
同样的,那些试图获取认证资格的,就只能遵守银河实业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缴纳昂贵的认证费用,历经长时间的认证环节,最后才可以获得进入太空基地,跟银河实业的产品竞争。如此一来,他们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了。
今天能够出席欢迎宴会的,不是老油条就是老狐狸,他们在听到邵若涟把话题往安全问题上拉的时候,就有所明悟。从大的层面上来讲,邵若涟没有说错,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适用于太空基地,同样也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尤其是涉及到人身健康安全的时候,就尤其需要格外的重视。
自1990年以后,美国fda与i组织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不断推动一连串革新措施。尤其在食品、药品领域,fda认证成为世界食品、药品的最高检测标准,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高食品安全标准。只有申报的产品经过对人体使用产品后的143个关键检测点位作监测,对2-3万人持续3-7年的监测,完全通过合格的产品,才会核发fda认证。
刘士卿这次打算做的,就是制定一个这样的标准出来,然后将之作为一种壁垒,确保太空基地内销售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打着银河实业的烙印。如果太空基地真的能够建成,那么上面将会容纳一万人,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玩等方面的需求,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银河实业如果能够垄断这个市场,必将赚取到非常可观的利润。
各位,太空基地一旦建成,将会为一万人提供工作生活的地方,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自然就会对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太空基地高悬距离地球表面数百公里的空中,即便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有将近四百千米的高度,而太空基地建成之后,其总质量据估算将会超过百万吨,可想而知,一旦太空基地出现了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都是玩弄“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的行家,当邵若涟把真实意图亮出来之后,这些国家全都炸了营,其他国家也都不是傻子,他们出巨资,购置太空基地的股权,是为了将太空基地作为前沿阵地,提升本国科研水平,制造工艺等,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如果任由银河实业执掌太空基地的认证标准的话,那么他们的产品直接就被挡在了太空基地大门之外,还提升个屁。
目前持有太空基地股权的国家,不算非洲联盟这样的国家联盟,不算银河太空的股份,还有俄罗斯、日本、英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王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韩国、以色列等十余个国家,这里面很多国家都是拥有着宇航员的国家,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太空基地的运营上会有发言权。
将标准问题稍微转化一下,就是国与国进行贸易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的技术壁垒,另外还有打着环保名义的绿色壁垒等等。
这两个例子所折射出来的,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里的标准指的是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既具备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官方、半官方制定的产品技术标准提高到自己能达到而竞争对手达不到的水平,将竞争对手封杀在产品生产领域之外,或者至少也要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让其疲于奔命,危机四伏。
通过fda认证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被全球公认为是对人体有效且能够确保安全的产品,是产品品质与效果的全球最高标准证明。
邵若涟还是把最终的目的说了出来,刘士卿打的主意就是由银河实业出面,成立一个国际太空城安全质量认证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出现制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