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5章 你自己就是龙王爷呀(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我特别要向大家作介绍的是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平台,但是已经可以对外进行商业化运作了。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都可以到平台上参观,如果有足够的勇气,还可以乘坐平台上的海洋观光电梯,深入海平面下二百米左右的深度,观看周围海域的风景。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围绕着这个海上平台,推出微型观光潜艇,到时候,游客就可以乘坐潜艇,深入海水中,以比较大的自由度,欣赏周边的海底风景了。”

    一百海里左右的距离并不算远,只要日本人狠下心来,一枚导弹就能够把刘士卿所在的游轮干沉,而且日本海上自卫队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到这个时候来,几乎是压着海上边境线行驶,他们的举动非常值得推敲。

    刘士卿说的热闹,就有一些人动了心,“刘总,我们现在是否可以登上你们的海上平台,亲身感受一下上面的一些实际情况。”

    随着郭仕达演讲趋近结束,与会的多位贵宾,特别是以前对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外国客人,全都有了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了解。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了一点,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在科研、旅游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不用说了,其在抢占海洋资源方面的价值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单良坤道:“我们的海军还是太弱了,要不然的话,那里轮得到日本人这么张狂,开着军舰在我们家门口转悠,狼子野心呀。传我的命令,让护航舰队向日本舰队发警示信号,他们一旦敢做出任何过激的动作,护航舰队就要毫不犹豫地将其击沉。另外,跟中央军委发请示,看看是不是让东海舰队以及二炮部队部署在东南沿海的导弹部队也运动一下?狠狠地压制一下日本人的舰队,让他们老实点。”

    “各位。”刘士卿站在游轮的舰首,海风呼呼的刮着,他要是不扯着嗓子喊,说出来的话,还没有飘出五米远,就会被大风给吹散,“大家看到没有?那里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建设地址,那个露出海面的平台,就是我们的初步成果。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平台,那上面可集中了我们银河实业不少的高新技术,那上面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我们银河实业能造出来的最好的太阳能电池板,海水淡化设备也是由银河水务为整个工程量身打造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我就不详细说了。

    当然,公海不比领海,《联合国海洋公约》已经将公海中的海洋资源定义为全人类共有,任何国家或者组织都不能够将公海中的资源,特别是海底的资源据为己有。不过不管《联合国海洋公约》如何界定,公海中所富含的各种资源,早晚有一天都是要开发的,如果抢先兴建水下都市,无疑就可以在这个方面谋取一定的主动权。

    还有一点,公海一般情况下,海水的深度都要远远的超过各国的内海、领海,在公海兴建水下都市,其技术难度是在内海、领海兴建水下都市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在人类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还没有建设成功之前,就谈论在公海兴建水下都市,未免有些过于超前了。

    “是。”军官敬了个礼,转身去传达单良坤的命令了。其实军官来请示他,就是走走形式,毕竟单良坤没有任何军职,他要不是国务院副总理,那军官也不会来向他请示。

    单良坤想了想,“军事方面的事情我不懂,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你刚才不也是说了整个工程采用了不少银河实业最先进的技术,单纯的从保护这些技术不外泄的角度考虑,也应该为整个工程配备一个强有力的安保系统,这里是大海,驻扎一个小型的舰队,无疑是最合适的。你的这个想法,我记下了,等我回到燕京之后,会向一号首长还有总理做出汇报的。另外,我还会向一号首长提出建议,让东海舰队能够经常性的在施工点附近进行巡逻。”

    “刘总,我现在盼望着你们能够尽快地把水下都市造好,到时候,我就可以到海底去看看了。说不定运气好,还能够碰到龙王爷。”单良坤心情不错,跟刘士卿开起了玩笑。

    开工仪式持续的时间不长,在郭仕达说明性演讲结束之后,单良坤又代表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向以银河实业为首的企业联盟表示祝贺,同时也督促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总指挥部要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格把关,认真负责,围海造田工程,特别是水下都市部分,兴建成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屹立百年风雨而不倒的现代化都市。

    刘士卿挑了挑眉头,日本人的动作还真是明目张胆,丝毫收敛的意思都没有。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早点涉足造船业,给海军多造几艘先进的军舰,装备到三大舰队,那样的话,日本人就不至于开着军舰,到距离施工点仅仅一百海里的位置,耀武扬威了。

    开工仪式结束后,刘士卿和与会的所有客人离开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总指挥部,赶往鹭岛市码头,乘坐停放在这里的游轮,赶赴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施工点。为了保证游轮上乘客的安全,军方不但往游轮上安插了不少的便衣保镖,另外还派遣了由导弹驱逐舰、潜艇等多艘舰只组成的编队,对游轮进行护航。

    早就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